WFU

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鐵支尾


或許,哪一天,我再回去看他們時,鐵軌上會有台車動起來,帶領這群阿公阿嬤,重溫舊夢,找回記憶,那將是何等美好、動人的畫面啊!

  「鐵支尾」,一個足以讓我遐想好一陣子的小地名。

  它位居花蓮縣最南邊的富里鄉學田村,緊鄰台東池上,地處秀姑巒溪上遊沖積扇平原,水源豐富,遠望一片阡陌良田。

  「學田」,難不成,是指這裡的人都還在學習下田?若這般詮釋,那就太小看他們了;這裡的鄉親可都是種稻高手,全村少見休耕地。

  據富里鄉志記載,學田村舊名「馬里旺」(阿美族語);日治時期因人煙稀少,土地多未開墾,遂被劃為「官有原野地」。大正10年(1921年),大庄與公埔公學校(東里、富里國小前身)因缺乏經費,向官方申請開墾原野地,由民眾自發組成開墾隊;光復後,這些屬於「學校田產」的公有地,便順勢成了「學田」這個村名。

  其實,在大正年間,日本官方曾於此經營農場,種植甘蔗,並鋪設了一條運蔗台車道通往富里火車站,再轉運至光復(大和)糖廠製糖。

  昔時台車路線,依當地耆老跟我口述後,再比對地圖拼湊,大抵是從富里車站沿著台鐵花東線西側往南行,在富南村堵港埔附近,跨越秀姑巒溪來到學田村,再循村內光明路一帶田野,抵達今天的學田派出所;由於聚落離鐵軌尾端不遠,故名「鐵支尾」。

  早期這條台車道,標準甚差,軌距僅495mm,以人力推進,距富里站里程約3公里,官方名稱叫「富里第二支線」,更早日人則稱「堺線」,這個「堺」,是指花蓮與台東交界之意。

  還記得幾年前,初次探訪,因為怕找不到路,透早六點,天色微亮,便自下榻的民宿出發。

  我們騎著單車,在山嵐晨霧下,沿著鄉間小道,緩緩前行,一路所見,盡是迷人的田園風光。

  來到「鐵支尾」庄頭,村民簡樸悠哉的生活節奏,逼得我們不得不再放慢腳步;其實,我們已經夠慢了。

  如此靜謐,不見人車,就只剩890歲老人,拖著佝僂身子,好奇地凝視我們。在他們眼中,我們不只是最年輕的「少年仔」,可能也是遊手好閒才會來此晃蕩的神經病吧!

  一位老阿伯告訴我:「小時候,天沒亮,就得走路到富里街仔上課,放學後才有機會搭迴送的空台車回家。」另一位則搶著搭腔:「不過呢,台車很簡陋,經常半路翻落水田,還好車速不快,跳車保命並不難。」

  他們可講得津津有味!原來,那段最艱困的年代,竟成了老人家最甜蜜的共同回憶!

  一條50米不到的鐵軌,躺在眼前。那是社區發展協會向公部門爭取到微薄經費後,幾位比較「年輕」的老人,大家同心協力,一步一腳印,「矇著頭自己來」的打拼成果。雖然只是妝點簡單的圍籬花草,鐵軌上什麼也沒有,但我卻看到了在地鄉親,凝聚共識,企圖再度尋回土地感情的那份執著與信心。

  有朋友說,要重鋪一條鐵軌,經費頗鉅,談何容易!話是沒錯,但錢少也有錢少的作法,我寧可持正面態度,期許他們,繼續努力。或許,哪一天,我再回去看他們時,鐵軌上會有台車動起來,帶領這群阿公阿嬤,重溫舊夢,找回記憶,那將是何等美好、動人的畫面啊!

花東縱谷的山嵐晨霧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出優質好米

中央山脈下,一片綠野平疇

富里、池上都是花東縱谷的稻米之鄉

稻穀已收割

騎單車前往富里鄉學田村鐵支尾聚落

如此靜謐,不見人車

早期這裡都是蔗田,現今變水田

遠望中央山脈(左)與海岸山脈(右)夾擊下的花東縱谷

50米不到的鐵軌,躺在眼前

鐵軌上頭什麼都沒有

我的影子一路陪著我

鐵支尾聚落風光

鐵支尾聚落風光

鐵支尾聚落風光

鐵支尾聚落風光

鐵支尾聚落風光

由鐵支尾聚落回望台東池上

此處位於花蓮與台東交界,日本人稱為「堺」,中間那座為台東縣界碑

縣界附近有個「三台村」,與學田村的鐵支尾聚落相遙望

窄軌年代的花東線曾在此設「三台」招呼站

鐵支尾一帶沒有了人力小火車,只有電氣化大火車


【本文曾刊載於2017-03-09/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Inspiration
   
  近年來,已經有一些鄉村庄頭,在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試著與「鐵軌」這個元素進行結合,諸如基隆友蚋的鹿寮坑新竹南寮附近的槺榔驛、嘉義新港的板頭厝、宜蘭三星的天送埤花蓮瑞穗的富興村等,有些只是靜態意象,有些則已開始或計劃未來動態運轉;「鐵支尾」,似乎也有意朝前述方向努力。

新竹槺榔驛
  「鐵支尾」是花東縱谷一處名不經傳的小聚落,它不在台9線上,隸屬於富里鄉學田村。

槺榔驛輕便台車
  整個學田村有三個聚落,「鐵支尾」、「農場」與「山腳」。根據文獻記載,學田村的土地拓墾始於大正年間,日本人以「集資會社」方式來開發,除了文內所提的公埔學校向官方承墾荒野地,再將轉租收益作為學校經費外,另有日資的「鹽水港製糖會社」、台中州閩籍陳新壬與新竹州客籍張通明合組的「合名會社廣元公司」,以及後來的「合資會社振興公司」等,都陸續加入了開墾行列。這期間,學田村才有大量農戶遷入進行耕作。

  光復初期,地方人士鐘燕祺先生成立了花蓮縣「學田合作農場」,代為管理玉里鎮公有土地,以二五放租辦理承租耕作,並以水車為動力,興建了一座碾米廠,然卻因經營不善而停業。後來,農場轉型設立供銷部,類似今天的農會超市,以較低價格供應村民購買日常用品,久而久之,這裡便形成了一個生活圈,「農場」也順勢成了大家口中的小地名,雖然合作農場早已不存在。

  至於「山腳」,則是因這個聚落依著中央山脈而得名,人口不若「鐵支尾」與「農場」多,住戶也較零星。附近立有一座紀念石碑,記載日治時期學田村的開拓史。

  「鐵支尾」、「農場」與「山腳」,單看這三個小地名,便激勵出我無限的作畫靈感。在構圖上,一列緩緩過河的台車,是「鐵支尾」不可或缺的主角,再嘗試將河岸旁的落羽松融入「農場」意境,煙嵐繚繞的中央山脈象徵「山腳」景觀,藉由近處的落羽松倒影與遠方的山巒景致烘托出「鐵支尾」聚落的鐵道風情。

  在此,也補述一下鐵道迷可能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包括這條軌距僅495mm的台車道。

  事實上,今天的花東線鐵道在1982年之前,仍屬輕便窄軌系統軌距762mm,有別於西部幹線的1067mm;其中,花蓮港至玉里間鐵路於1917年完工通車之際,日本人也已經在花東縱谷開發了數個移民村,並且大規模種植甘蔗,而運送原料的鐵路也成為重要的基礎建設。

基隆友蚋的鹿寮坑
  日本時代的製糖工場多由日本資本家所投資,在歷經開設、收購、合併、改組等多次變遷,花東地區糖廠最後是由鹽水港製糖與明治製糖兩家株式會社所擁有,前者包括了花蓮港製糖所壽工場(今壽豐鄉「退輔會臺東農場花蓮分場」)與大和工場(今光復鄉「花蓮糖廠」),後者則有卑南工場(今台東市「台東糖廠」)

  在當時,連官營台東線鐵道標準都不甚高的情況下,糖鐵就更別說了,一切因陋就簡。壽工場因開發較早,甘蔗農場至工場間的原料線主要還是以人力台車為主,軌距有495mm762mm兩種,少數以動力機車牽引的路線(軌距762mm)則是鋪設在原料區較遠的路段。而大和工場因運送範圍較廣,北起鳳林,南迄公埔(今富里),呈南北狹長帶為提升運輸效能,1921年設場之初便是以機車為主,台車為輔,台車線多分佈在機車線終點末端延伸之用,或串聯小規模原料區與官營台東線車站的銜接,「鐵支尾」台車線便是如此。

  由於台車線的鋪設多屬臨時性設施純粹只為了運蔗(原料線),並不經營載客(營業線),而「鐵支尾」的種蔗產業並沒有維持很久,雖詢問當地耆老,他們也不清楚這條台車線最後是撐到何時,只略知戰後台糖接管的民國四O年代初期都還有看到筆者研判,在蔗田迅速被水田取代的情況下民國五O年代台車道應該已拆除

  您可能好奇,495mm的軌距到底有多窄?這麼說好了,日治時期的台灣,絕大多數的台車軌距便是495mm;而大家較熟知的烏來台車,其軌距比較寬,還有545mm。現今如果想一窺495mm軌距,大概只剩新北市新平溪煤礦公司轉型的「台灣煤礦博物館」了,「獨眼小僧」電力機車頭是這條輕便軌道上最珍貴的亮點。

新平溪煤礦
  另一個值得玩味的觀察點台鐵花東線兩個已廢棄的小站。由於學田村被秀姑巒溪所阻隔,早年對外連絡道路並不方便,僅靠一條學富路(今花81鄉道)往北接台9線;但一溪之隔的花東線鐵路,在富里與池上間約7公里的對等路段上,卻設了富南與三台兩個車站。這兩站都是招呼站,只有月台,沒有站房。富里與富南站間距2.5公里,富南與三台2.3公里,三台與池上2.1公里;會如此密集設站,應該是考慮昔時公路交通不發達,位置又偏遠,為解決村民通勤而設。
    
    若對照1977年窄軌年代花東線時刻表,停靠這兩站的都是慢車,且多在晨昏上下學時段停靠。但有趣的是,上行有兩班慢車(52次與56次)不知何故只停三台,卻不停富南;而當時唯一由花東兩端對開的臥舖夜車,雖然也是慢車,但富南與三台卻都是過站不停,或許三更半夜小站太偏僻,偏僻到連個鬼影都沒有吧!1982年,花東線拓寬成與西部幹線相同的1067mm軌距,這兩個小站,自此便走入了歷史。










2 則留言:

  1. 今天下午和女朋友騎著機車,往學田路上到處逛逛,忽然看見不遠前好像有疑似小火車,靠近一看還真的是小火車還有車站【鐵支尾】,站旁還有窄窄的鐵軌,差不多45公分寬環繞小花園,另一邊的鐵軌上還停著幾結小車箱,淒涼落寞的停在那裡,荒廢的有些讓人傷心,火車迷的我拿起了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及影片嘆了口氣……靜靜的看了鐵軌,小火車,鐵支尾站,心想……當初這裡應該還蠻多人的笑容笑聲,現在只留下許多人的回憶……但願有一天鐵支尾站還能復駛,讓許多人重回美好的記憶……😊😊😊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留言,很高興得知那邊有了與在地「鐵支尾」聯結的小景點,哪天我也想再去看看。社區營造不容易,期盼大家能多給他們支持,慢慢找回一點記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