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藥房巴士站


「藥房」這兩個字再怎麼唸,感覺就是比「藥局」來得親切、在地!小小站牌,正一點一滴拼湊我心中老台中的影像!

  別懷疑,眼前這面公車站牌就是以騎樓下的《美榮藥局》當站名,至少也有40年了。通常,站牌命名多取自當地較顯著的地標,會以民間開設的藥舖當站名,相當罕見;或許在鄉間還有可能,它卻出現在台中市鬧區的三民路二段上(中山與民族路間)

  從藥局招牌可知,這家店開設於1950年,至今已有67年歷史。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早年站牌設立之初,附近還沒什麼足資辨識的地標,唯獨這家藥局是當地鄉親的好厝邊,它就這麼被約定俗成般地成了站牌名。

  事實上,三民路二段是日本人在台中市開闢的第一條棋盤式道路。當時的三民路,在中山路以東是商業區,台灣人多在成功路一帶開店;中山路以西則是日本人的住宅區,至今仍可見到不少日式房舍。光復初期,這家藥局在中山路以西開張,所在路段想必還不是很熱鬧。

  年少時,我就見過這個站名了,印象中,這站名以前是叫《美榮藥房》。「藥房」這兩個字再怎麼唸,感覺就是比「藥局」來得親切、在地,更有溫度!

  小小站牌,勾起年少回憶,正一點一滴拼湊我心中老台中的影像!

以民間藥舖當站名,相當罕見

三民路一段的台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是日治時期的台中警察署廳舍

不遠處的樂群街有日治時期興建的警察宿舍

廢棄已久的日式宿舍,目前已化身為台中文學館

作家劉克襄說:這是小時候探險的地方

經常舉辦文學講座與展覽

有日式庭院造景

深具建築美學與歷史氛圍

台中文學館

離三民路不遠,位於林森路與府後街口的台中刑務所演武場

傳統日式木構建築

原先是柔道和劍道使用空間

許願的人多了,祝大家心想事成

這是心形館,有提供下午茶套餐

濃濃的日式風

心形館旁的竹林

老榕與燈籠

從中山路上的街屋可以看到不少老台中面貌。這是位於中山路與柳川西路口附近的「保興米行」日式木屋

中山路與柳川東路口,昔日的「菸酒配銷所」

中山路與三民路口的「三民X光」日式木屋

中山路183號,以前的「蔡內科診所」

中山路與市府路口的「南夜大舞廳」,當年可是夜夜笙歌,如今沒落變廢墟

中山路上的「丸山呢羢行」,山字外圍加個圈,日文稱「丸」,店名叫「丸山」

中山路上的「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舊址,老式建築改裝後開始賣冰

中山路與繼光街口的「第一銀行」舊址,現今是「中區再生基地」,那幾株大王椰像是守護多年的大門警衛

類似「SUMI 時光」的文創小店,正慢慢替台中舊市區注入活水

中正路與市府路口的「鄭氏家厝」

中正路與平等街口的「慶生診所」

百年老站,留住大家對台中的記憶

還好!台中車站沒有跟著繼光百貨一起走入歷史

這是已消逝的地面月台,鐵路高架後,總覺得少了一點火車站的離別味道

民國80年代初期的台中火車站與台汽台中站

台中BRT雙節公車

台中公園自由路與公園路入口,左邊橘色那棟是以前的老字號敬華飯店

台中公園湖心亭是台中市的精神象徵

台灣總督府在1908年10月24日於台中公園舉行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典禮

台中公園內的「望月亭」,「曲奏迎神」匾額是公園裡歷史最悠久的文化資產

台中公園內的吳鸞旂公館更樓

中興堂,曾經到那兒看過藝文表演;後面那棟是舊的台中圖書館,沒有網路的年代,常去那裡找資料

雙十路文英館是以前的文化中心,年輕時在那裡看過書展

台中體育場。「台中水源地」就在後頭自來水廠內,很神秘的禁地,以前曾溜進去探索,有一些歷史建物,還沒看清楚就被轟出來

台中一中旁的雙十路是老台中的文化園區

昔日的市長官邸,建於1929年,原本是日治時期宮原眼科主治醫師宮原武熊的別墅


台中一中旁有名的豐仁冰,有酸酸甜甜的梅子味

台中一中,父親的母校,他唸了四年,包括一年初中,三年高中

台中一中老照片(父親提供)

台中一中老照片(父親提供)

台中一中老照片(父親提供)

台中一中老照片(父親提供)

妹妹年輕時在力行路台中忠烈祠的留影

這兒離台中姑媽家不遠

小時候在台中公園留影

小時候在台中公園留影

小時候與媽媽妹妹在台中公園

我更小的時候,在台中公園玩,看起來很憨,應該是沒睡飽

妹妹在台灣省議會,重點是後面那輛台中市公車,當時路線最遠跑到了霧峰

我更小的時候在台灣省議會

爸媽都還把我們抱在懷裡

妹妹睡著了

小時候台中市的計程車,電話號碼才四位數



【本文曾刊載於2017-08/124期源雜誌】
=======================================================================
Inspiration
  
  八月初,看到一則報導,台中市人口七月底已達277.8萬人,超越了高雄市,成為全台第二大城。近年來由於重劃區不斷開發,持續吸引外地民眾移入,像是北屯區,六年間人口增加達2.4萬人,西屯區也增了1.7萬人。

  這座城市的蛻變,老台中人感受最是深切,他們快不認識現在的台中市了。

  就我年幼時對台中的印象,它早期會繁榮,似乎有極大因素是依附在周邊的鄉村地區;我總覺得那時的台中沒有工業,只有商業,是一座消費型都市。記憶所及,幾個住清水、沙鹿、大雅、彰化的親戚,如果說要去台中玩,那可意味著鄉巴佬要進城逛大街了;甚而像我昔時在大度山唸大學,師生慣稱的「下山」,指的就是到山下的台中市區。

  文內的美榮藥局位於台中市中區。中區,舊名「大墩」,是清朝時就存在的地名,現今俗稱舊市區。它是台中市所有行政區面積最小的一個,範圍約略由台中火車站前的建國路,逆時針沿雙十路、公園路、福音街、中華路、民權路,接回建國路的街廓,境內有綠川及柳川流過。

  可別看它面積小,打從清朝時期的「大墩街」,便已有街肆形成,與南屯「犁頭店街」並列為台中市兩個發跡地。到了日本時代,縱貫鐵路通車,加以棋盤式街道的都市規劃,興起了商業活動。戰後的1956年,台灣省政府進駐南投中興新村,台中市遂成為進出省府的門戶,火車站所在的中區,其核心地位就更加確定了。

日治時期的台中大正町街道(今自由路二段)。翻拍自《國家圖書館》

日治時期的綠川。翻拍自《國家圖書館》

日治時期的台中新富町(今三民路二段)。翻拍自《國家圖書館》

日治時期的台中驛前通(今火車站前的中正路),左邊那棟是後來的台中戲院。翻拍自《國家圖書館》

  當然,這段歷史對我來說,都太過遙遠,若是拉近到我猶有記憶的1960年代中後期開始,小時候心中的舊市區影像,大概可以用三座地標建物與兩條熱鬧大街來拼湊;三座建物分別是台中火車站、彰化銀行與綜合大樓,兩條大街就是中正路與自由路。

  先談那三座建物。火車站是台中門戶,大家都熟,就略過了,而彰化銀行與綜合大樓,則分別位於中正路與自由路交叉口的兩個街角。

  彰化銀行台中總行,1938年完工,迄今仍在,它那西式泥塑雕花與埃及風味的好幾根列柱,總給予我沉穩堅固的感覺。類似的建築美學,在三0年代,也陸續出現在其他銀行外觀,像是台北二二八公園台博館對面的土地銀行、總統府旁的台灣銀行、台南土地銀行等,會如此設計,可能是想營造銀行的一種信任感吧!我有個姑丈,退休前曾在這兒當過多年主管,非常敬業,每次經過那裡,就會想到他。

  至於綜合大樓,1961年興建完成,是當年台中市區最高的建築(八層樓),也是第一棟綜合性商業大樓;裡頭好像有「柏青哥」之類的遊藝場,大樓左右兩翼各有成功與台中兩家戲院。那個年代,看電影是民眾最主要的休閒娛樂,一到假日,這個區塊,人潮很多,也因此,綜合大樓立面懸掛的電影看板,我依稀都還有印象。

  1969年,緊鄰在它自由路這一側開了一家遠東百貨,是台中市大型百貨的濫觴;記得裡面也有個兒童遊樂場,頂樓還有小型摩天輪,小時候便去玩過,但到底是去了綜合大樓還是遠東百貨,就不清楚了,反正都是跟著大人走。總之,以前常聽人家說:「到台中玩,如果沒去綜合大樓(遠東百貨),那就白來了。」

舊台中火車站,目前為國定古蹟

彰化銀行台中總行

它總給予我沉穩堅固的感覺

1965年的台中市中正路街景,前方高樓為綜合大樓,右邊是台中戲院(今龍心商場),左邊可看到「沁園春」餐廳,今天仍在。取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舊遠東百貨公司是台中市大型百貨的濫觴,目前僅一樓有營業

  再說那兩條大街。面對火車站前的那條便是中正路(今台灣大道一段),是商業核心區主軸。

  沿路過了綠川後,右手邊是第一市場,幸發亭的蜜豆冰、老牌的香菇肉羹、高家意麵的燒賣……是許多台中人的共同回憶。除了庶民小吃,我後來才知道,第一市場還窩藏一家全台最老的書店—「瑞成書局」,我未曾造訪過,直到它輾轉遷到雙十路後才去了一回,以專賣心靈、宗教、五術等漢文書為主。

  與第一市場隔著繼光街,曾經有一家「台中戲院」,那是建於1902年日治時期的「台中座」,它有個古老的圓拱形立面,很特殊,也是我對它僅存的印象;1977年停業後拆除,蓋了北屋百貨。

  戲院對面有一家著名的江浙上海餐廳「沁園春」,還記得1978年我在成功嶺大專暑訓,第一個離營休假日便是在這裡跟父母妹妹用餐;那時,繼光街上還有一家「繼光香香雞」(1973年創始店),爾後我們幾個娃娃兵也常利用休假日去那裡買炸雞,然後花軍警票蟄伏聯美戲院吹冷氣,收假前再去路口的「369」吃碗牛肉麵。

  再過去的自由路口,就是前面所提的綜合大樓了,它之後也成為遠東百貨的一部分。遠東,曾是台中百貨界的大龍頭,風光了好一陣子,無奈,歷經兩次嚴重火災、一次921大地震,整座建物早已是一身頹壞的老骨頭,停業後閒置至今,每次經過,總教人噓唏。

金沙百貨大樓是台中車站前的顯著地標,目前閒置中

台中車站正前方為中正路,街角那棟賣太陽餅的兩層樓建物為昔日的豐原客運台中總站,外觀沒太多改變

台中客運總站,今所見為921地震後重建的一層樓候車站

921地震前的台中客運總站原貌

綠川旁的宮原眼科,現今當紅;它未整修前,卻像個隨時會垮的危樓,以前我都不太敢走它樓下的騎樓

在綠川戲水的四頭牛,中山路上這座「新盛橋」在日治時期就存在了。目前綠川正在整治中,期待「新盛綠川水岸廊道」早日完工

加蓋後的綠川

綠川西街與光復路口有不少寵物店,我在那裡買過小白兔與金絲雀,每次買完就後悔了,壓力好大

全台最老的書店—「瑞成書局」

中正路上那棟紅磚建物原本是一家「全安堂」老藥,目前出租給賣太陽餅的店家。鈴蘭街燈也是日治時期的老台中風貌

「沁園春」餐廳是知名老店

破敗頹敝的豪華與聯美戲院大樓

入夜後的舊遠東百貨,一片漆黑,每次經過,總教人噓唏

  再往前到了市府路口,有一家中央書局;我非常懷念那裡的書香味,唸大學時常窩在二樓當蠹魚。聽父親說過,光復初期他唸台中一中時,也常來這裡買書,我問他都買那種書,他說是高中參考書;當時的台中,書局很少,也只有中央書局有賣參考書。可惜,它已於1998年歇業了。

  在中央書局斜對面的中正路140巷內,有一家烤肉沙拉店,以前常跟大學死黨來這裡打牙祭。數年前發現它還在,便獨自跑去回味了一下,但感覺就是少一味,悶了許久才想起,原來,以前我們都還會叫一杯生啤酒下肚,現在好像不流行這般吃法了。

  續行來到三民路口,第二市場的三代福州意麵、李海魯肉飯、顏記肉包,自不可錯過,榮豐的烤肉乾與文忠行的潤餅皮也很有懷舊味。

  在路口的另一角,以前有一家「西法麵包店」,這是前台中市長張溫鷹她們家開的,店裡賣的泡芙,外皮酥脆,奶油香濃,很受我青睞。

  續行過了柳川,左邊大水溝旁曾經有一家「樂舞台戲院」,在那裡看過鍾楚紅演的《男與女》;跟誰看?忘了!

  中正路右邊還有一家叫「森玉戲院」,不在大馬路邊,得從那棟弧形外觀的「西北大飯店」旁巷內進去,曾經與表弟看過《星際大戰》。這兩家戲院也都關了!

  再行來到中華路口,街角那家「東平戲院」,專放二輪的,一度還被當成公車站牌名。屋子雖還在,但戲院早就掛了,已變成一家診所,我很好奇屋主會怎麼利用原本的電影院空間。

  中華路最有名的,就是一堆「大王」匯集的夜市。琳瑯滿目的鴨肉大王、鵝肉大王、餛飩大王、海鮮大王、牛奶大王……,看得教人眼花撩亂。在逢甲夜市還沒掘起前,中華路串聯公園路夜市,可是當年最熱鬧的一級戰區;會這麼說,是因為唸大學時曾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名食客到中華路夜市,逛到緊鄰的兩家「鱉大王」,正猶豫不知要去哪一家好,這時兩家店的鱉老闆都跑出來大聲瘋狂拉客,結果起了口角,兩個老闆大打出手,還波及到這位倒楣的食客,報紙下了一個標題:「夜逛鱉大王,還沒嚐鮮就吃『鱉』」。

  再下一個路口是五權路,也是中正路尾了。從路型與路幅來看,這個路口算是一個節點,一個從海線進入台中舊市區的節點。四十多年前,自此開始的台中港路,越往大度山方向走,鄉村味就越濃,那時還沒重劃區呢!

中央書局原貌。取自《中區再生基地》文宣

中央書局歇業後的樣貌

中央書局歇業後,曾一度租給賣安全帽的店家

當年在中央書局買的書,居然還留著,應該絕版了吧!現在看來是很珍貴的文物

書皮上的logo,正是中央書局外觀;一本數學參考書也可以如此懷舊

台中第二市場,婆婆媽媽的最愛

已歇業的森玉戲院,閒置好一陣子了

已歇業的東平戲院,目前為東平診所,很特殊的建築外觀。日治年代,這裡是往西屯地區的台車轉運點

  接著來聊自由路。它的特色就是比鄰相連的太陽餅店了;自由路二段23號是公認的正宗太陽堂老店,但已於2012年吹熄燈號。自由路不只太陽餅有名,「一福堂」的鳳梨酥、檸檬餅,來自豐原的「寶泉」小月餅也都很經典。

  另外像是中山路上靠近自由路口的「美珍香」,早年因與駐台美軍顧問團有生意往來,是台中人購買舶來食品的老店舖。他們家的鳳梨酥很不錯,母親喜歡吃,年輕時我常買回去孝敬她(但八成都被我吃掉);家中至今還留有一個空餅盒,老人家捨不得丟,拿它來收納針線,還真是剛剛好呢!

  除了糕餅店,1980年代的自由路上,靠近中正路口有「台中牛排館」,成功路口有「雙美堂」雙色冰淇淋,公園路口還有「明湖春鴨子樓」,皆口齒留香過,那是很美好的一段回憶。

  1980年代,自由路上也有多家大型百貨,中正路口有「遠東」,民族路口有「財神」(前身為「華華」),彰化銀行對面有「永琦」,鄰近的中正路上則有「北屋」與「繼光」,還有綠川兩旁各有「大大」與「千越」。彼此競爭激烈,其中又以「財神」折扣打得最兇,我曾在那裡敗下不少銀子,買過高級皮鞋、電動刮鬍刀、溫拿五虎的錄音帶、KELLOGG'S的早餐玉米片……。回首過往,這些百貨公司走過風華歲月,如今皆已歇業,或轉手改店面,或閒置如廢墟,大起大落,也印證了舊市區的凋敝。

自由路二段是太陽餅街

已歇業的自由路二段23號太陽堂餅店,不知顏水龍畫的「向日葵」還在否

「美珍香」是老台中人購買進口食品的老店舖

「美珍香」的鳳梨酥餅盒,現在是媽媽的針線盒

洪瑞珍以三明治出名,中山路與市府路口這家店也開很久了

自由路上的台中銀行以前是台中大飯店

財神百貨,我曾是常客

大大百貨,樓上以前有一間大大茶樓,東海大學城區部也曾設於此,一切都過往雲煙了

千越百貨,現在是千瘡百孔,跟鬼屋沒兩樣,真是礙眼,快把它給拆了吧

「中友」與鄰近的「來來」是三民路上知名的百貨公司,來來關了(1980-2003年),中友一支獨秀(1992年至今)

  過了民權路之後的自由路一段,則是濃濃文教區,從居仁國中、台中女中、大同國小,乃至台中法院旁的日式宿舍群,鬧中取靜,我很醉心於這種擺脫喧囂的微微疏離感。

  離自由路不遠,就在女中後面的市府路與四維街一帶,則是本省泡沫紅茶發跡地。1983年開店的「陽羨」一「泡」而紅,顛覆了傳統茶道文化,造就出今天的「春水堂」。

  說到茶,老台中人應該都聽過「羅氏秋水茶」,一種很有台中味的青草茶。年輕時有喝過,但不是很常喝,因為一般超商都沒得買,反而是檳榔攤常看到;自從「西施」出現後,我就更卻步了。

  秋水茶本鋪位於練武路,離自由路也很近,但是在另一頭的三段。我唸大學時接了一個家教,就在練武路附近,每週至少有一個晚上會走這條小路。練武路很窄,我只記得當年靠近台中公園這端,入夜後會有許多擺地攤、打拳頭、賣膏藥、雜耍演戲、說書講古的小販市集,熱鬧滾滾,常擠得水洩不通,卻渾然不知羅氏秋水茶也藏身於此。去年,在好友帶領下,終於窺得此等傳奇涼飲的秘密基地了。


居仁國中

台中女中

台中法院旁的日式宿舍群

深幽曲巷,鬧中取靜

紅門、磚牆、綠蔭,每一戶人家都有故事

人去樓空

有擺脫喧囂的微微疏離感

「陽羨」一「泡」而紅,造就出今天的「春水堂」

「羅氏秋水茶」本舖

就是這款獨有的台中味

  最後,再補述一下公車站牌名。我很熱衷從站牌名去尋根,可以推敲出台中市的舊面貌。

  有些與墾民聚落有關,像是復興路上的「林祖厝」,大雅路的「邱厝」、「賴厝」,中清路的「陳平」(先民來自廣東省鎮平縣,客語「鎮」音近「陳」),台中港路的「何厝」等。

  而今為多條國道客運匯聚的囀乘站「朝馬」,則是「朝洋」與「馬龍潭」之合稱;因該地先民多來自廣東省潮陽縣,音同「朝洋」,另「馬龍」或稱「馬磷」,平埔族多指墓穴,附近筏子溪早期水深如潭,常有人溺水,故而有此悚然的稱呼。

  有些站名則極富農村味,譬如「麻園頭」(美村路,昔日居民種蔴,今站名已撤)、「茄苳腳」(台中港路一段,有茄苳樹)、「墘溝仔」(西屯路科博館一帶,因灌溉溝渠常乾涸,站名已撤)、「大魚池」(西屯路與逢甲路交會處,先民「廖烈美」家族在此有一口魚池,今已填平成「西平公園」)、「火房」(西屯路與黎明路交會的派出所附近,係為「伙房」之筆誤,早期此地為客家人三合院)

  相對於「美榮藥局」的指名道姓,有些站名卻極其簡約;就以我的母校東海大學來說,校門前的站牌有好長一段歲月都叫「大學前」,從我年幼時的公路局年代,到年少時的台中市公車、巨業客運、仁友客運,至少在我唸書的1980年,站牌都還是這三個字。早期東海是台中唯一的大學,尚不致誤會,現今大學多了,「大學前」早已被「台中榮總」所取代。

  另外,在南屯黎明新村內,我還見過一支叫「幼稚園」的站牌。黎明新村是省府年代闢建的官方社區,類似中興新村,但規模較小,除了有省府機關進駐外,住戶多是省府員工及眷屬,生活機能健全。過去公路局時代台北往返台中港的中興號,有少數班次會從朝馬拐進黎明路,然後繞黎明新村一圈再開出來,我搭這條線回東海,就曾碰過幾次,下車的乘客,每個人長得都像中規中矩的公務員。精省多年後的今天,「幼稚園」不知仍在否?

  最有趣的,當屬這支位於自由路舊遠東百貨前的站牌了,站名叫「自由路戲院前」。1960年代這裡有「東海戲院」與「成功戲院」,隔著自由路遙遙相望,是當時市區最熱鬧的電影街。或許是因為公車站名不知該取「東海」好,還是「成功」好,索性就叫「自由路戲院前」,兩家都不得罪。

  1969年「成功戲院」改建成後來的遠東百貨,在我模糊印象中,遠東樓上好像曾經也有一家叫「兒童戲院」的(尚待確認),加上不遠處的光復路上也有「聯美」與「豪華」兩家戲院,這支站牌就這樣,至少屹立到1970年代末期都還沿用這個站名;如今,隨著老戲院全部謝幕,「自由路戲院前」也已走入歷史。


台中榮總未落成前,這一站叫「大學前」

這是我看過最富愜意的公車候車亭

位於東海校園內,是創校初期的公路局與後來的市公車22路(火車站至東海大學)終點站,年代已久,很令我懷念的歲月

晚近,有統聯客運曾行駛校內公車,目前已由「四方客運」接手,並改以電動巴士行駛,有環保概念

遠望重劃區,高樓林立,這是年輕的台中市

一中商圈算是台中舊市區旁最有活力的區域

從雙十路眺望,最遠方那挑高的白色弧形屋頂就是新的台中火車站,左邊稍遠綠蔭處則是已拆除的干城客運站舊址

嶄新的台中火車站

  拉扯一堆我對台中的懷舊往事,也暴露出自己的年歲。晚近幾十年來到台中,若搭台鐵,從車站出來,那是我熟悉的台中,已然衰老又頹廢,若搭高鐵或自行開車下交流道,那又是我陌生的台中,倏忽年輕有活力。

  這座城市就像是拉過皮的老人,歲月皺紋一下子全消失啦!台中呀!台中!你到底是變老還是變年輕?我真的胡塗了。


4 則留言:

  1. 好完整的照片與解說,感謝您的分享,讓老台中人有個回憶兒時回憶的故鄉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客氣!自小便對台中有深厚情感,因這座城市變化的太快,若再不趕緊留下一些記憶中美好的事物,我會很遺憾

      刪除
  2. 請問,當時的雙美堂,一樓是麵包店,二樓以上是飯店嗎,謝謝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樓是麵包店,二樓我印象好像有個咖啡廳或餐廳之類的,三樓以上則是旅館。去年回台中,看到這棟大樓正在整修,聽說要改成旅店,不賣麵包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