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青春印記


藍皮車上的歲月痕跡,早已滿載我倆的青春印記

  駐足在已報廢的老舊車廂前,彷彿聽到了我與火車情人在對話……

  :還記得嗎?
    那年夏天,
    初次的邀約,
    有~些~情~怯~

  :當然沒忘!
    藍皮車上的歲月痕跡,
    早已滿載我倆的,
    青~春~印~記~

藍皮車上的火車情人

報廢車廂有了新歸宿

在清幽綠蔭中安身立命

是否也曾打開過它,體驗被風吹、遭煙薰的滋味

奔波流浪一輩子,終於停靠在屬於自己的月台

綠蔭庇護下,可免雨淋日晒,這裡其實還不錯

一堆符碼,或許只有鐵道迷感興趣

車廂一角

車內燈光柔和

回到愛情

內灣線上的愛情車站

這片軌道區原本是一個極為珍貴的「折返式車站」

可惜這樣的鐵道文化財被漠視了

圓圈處為已斷軌的交叉橫渡線,原本可連接左邊無坡度的側線與右邊那列火車行駛有坡度的正線

目前由薰衣草森林進駐,以較貼近遊客偏好的行銷觀點重新將它活化

折返軌道區有一整排控制火車變換軌道的轉轍器閘柄(左);不怕您們這羣烏合之眾怎麼亂扳目前火車都是從另一邊獨立的股道進站(右),安啦!

體驗一下人工操作的臂木號誌機(左),不過,這小子白費力氣啦,仔細往上瞧(右),臂木上打了一個X,鋼索剪掉了,無法連動,號誌器早已結束它的生命

「小叮噹」DR2050型柴油客車在平溪線復活了

細細品味泰安舊站的古樸與靜謐

舊山線,我來啦

內灣車站剪影

還未停駛前的舊山線,遙指飛快離去的火車

還未停駛前的舊山線,等火車,看火車

勝興車站,唯我獨尊

當年流落到彰化臺灣民俗村的新北投車站

與老車站一起被拍賣到民俗村的CT273 蒸汽機車,目前也已修復上路了

想想,還真的是要感謝臺灣民俗村的收留,雖然它已歇業

手上拿著汽車鑰匙,去搭集集線火車

抱緊,集集站到了

下車透透氣

懷舊的木造站房

921地震前的集集火車站

集集站當然不是我們的終點,繼續等火車、搭火車

穿過隧道,來到了終點車埕站

搭火車到竹東站,那次是要轉客運逛北埔

北埔天水堂

已停駛的東勢線

東勢站搭火車到豐原,再回台中

水里火車站

停靠水里站的柴油客車

搭火車到水里,那次是要轉客運到九族文化村

沒想到九族也有小火車在跑

原汁原味的新北投車站,回不來了,今年回來的是一個「新」新北投車站

新北投是特殊的終點式車站

往事只能回味,火車、驛站與青春



【本文曾刊載於2017-07-19/聯合報/家庭副刊】
======================================================================
Inspiration
  
  極短篇所描述的藍皮車場景在合興站;凡搭過內灣線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如果您是鐵道迷,想必也知悉它曾以折返式車站著稱。

  這條原本以運送石灰石、水泥、玻璃、煤炭、木材、竹子等大宗物資為主的產業鐵道,近年來已轉型為觀光支線。關於它的歷史沿革與景點資料,只稍一指神功便可在網路上輕易取得,在此不再贅述,僅就個人早期對這條支線的粗略印象輕描淡寫幾段,或可讓讀者感受一下昔時的內灣線氛圍。

  第一次搭內灣線是在念大學的1980年,與同學到內灣吊橋下的油羅溪畔露營。相較於搭平溪線是為了去十分寮瀑布,集集線是為了遊日月潭,彼時的內灣線,似乎沒什麼可登上版面的知名景點可言,觀光資源很匱乏。

  大夥從台中轉車到新竹後,隨即開啟了這趟支線之旅。火車第一站來到竹中,坦白說,這站我是一點印象也沒有。該站鄰近新竹市與竹東鎮交界處,棣屬於竹東鎮頭重里,因略居新竹與竹東之中點,故名竹中(距兩站各約8公里)。事後查了當年時刻表,才發現這個站居然有辦理列車交會,每天各有5個往返的客運班次在此停靠會車,因此還設有一個不算小的水泥站房;直到1990年代初期改為招呼站後,始拆除原本站場內的多股軌道,僅留下一股通過線。

  事實上,更早在1960年代,竹中站前的街道商店林立,人潮不少;今天走在「竹中路」上,仍可見到幾棟紅磚店面老屋,可遙想當年的繁榮市況,火車站的設立,在當時確實發揮了群聚效應。隨著礦業枯竭,加上光復路、中興路沿線發展迅速,公路交通便捷,竹中站才逐漸沒落。而車站外圍一帶原本多是水田,近二十年來工商發達,住宅與工廠陸續進駐,科學園區與工研院中興院區也在附近,景觀改變不少。還記得多年前,筆者到工研院出差,會議結束後,準備打道回台北,卻遇上大門前122縣道大塞車;我們機關派來的司機大哥,按捺不住,便抄捷徑,在關東橋前拐進了竹中路;熟料偷雞不著蝕把米,中途反而迷路,浪費不少時間,被同車長官碎碎念;惟我仍心存感激,因為他這一拐是拐對了,讓我意外窺見到竹中火車站的舊站房,雖然它早已封閉,外觀卻保存不錯。奈何,舊站房終究難逃拆除命運,目前竹中站搖身一變成為新穎的高架車站,扮演六家線銜接高鐵新竹站的轉運角色。

  接著來到第二站上員,我更沒印象了。該站並非在內灣線通車時即設立,而是在1970年為因應當地民眾需求所設(內灣線1947年只鋪到竹東,時稱竹東線,1951年才延至內灣)。沒有站房,只有月台,一切因陋就簡;有趣的是,說是為了地方需要而設,不過,當年也並非每班車都有停靠,難不成我的記憶也「過站不停」?就恕我直接跳過囉!

  續行來到第三站竹東,這個站我就有印象了,因為,它最像個火車站,不只有站房、月台、天橋,而且還有好幾股軌道,總會停上個好幾節石斗貨車,站場規模很大,站務員好像也很忙碌,比較有人氣。

  依稀想起,那次同車廂的乘客中,除了我們幾個年輕小伙子小妮子外,還有一群不認識的登山客,扛著笨重背包,一身粗獷,言談間才知他們當晚準備夜宿「竹東大旅社」,隔天清晨要搭材車經五峰、清泉,抵觀霧入山口,然後開始徒步攀登大霸尖山,再縱走品田,續轉池有山,最後由武陵農場出關,這一趟少說也要四、五天了。現在回想起來,跟他們那種冒險患難的大陣仗相比,我們一派輕裝簡囊,只是要去溪邊露個營烤個肉,背包裡塞的,盡是些想取悅女生的乖乖零嘴,實在是很小兒科啊!

  車過竹東,乘客下了大半,只剩老嫗老叟們,在車廂內以客語相談,彼此看似熟識;火車像是他們的私家車,中途小站彷彿也是為他們開的。

  接續兩站,橫山與九讚頭,站房印象實在模糊,倒是站名都還記得,橫山讓我想起橫山梨,九讚頭這三個字也一度引我好奇;簡言之,腦海中的記憶影像,這段路的代表色就是個「灰」字,鐵軌是炭灰的,貨列是暗灰的,山頭是蒼灰的,連空氣都是霧灰的。

  第六站合興,可惜那回所搭的班次並無在此交會列車,只稍作停靠後即駛離,並沒進入折返軌道區,坐在車上的我,全然不知它是個折返式車站,整個視線反而被一旁跑來跑去的小纜車所吸引,很像遊樂園,忙進忙出,也不知在忙什麼!

  第七站南河(2003年改名富貴),附近有個客家庄,沒幾戶人家。早年它也像前面的上員站一樣,並非每班車都有停靠,是很小的一站,小到我對它真的是沒啥印象。多年後才知,這個站就位在往內灣公路的平交道旁,很容易抵達。列車一停靠,平交道的警鈴叮噹聲便響個不停,希望沒人嫌它吵!近年來每次開車到內灣,只要經過此處,就會停車下來看看它;彎彎的月台伴隨弧形的鐵軌,最是讓我百看不厭。若再仔細瞧,會發現月台是以卵石為基座,卵石取自一旁的油羅溪床,這種就地取材的建築工法在客庄聚落很常見,當年也應用在鐵道設施上。而隨著列車不斷更新,還可看到在不同年代,月台加高與延伸的痕跡。

  續行,到了終點站內灣,一個方方正正,有點高高在上的車站。我們這群男男女女,一出站,二話不說,便喧喧嚷嚷,直奔內灣吊橋旁一家叫「泰華」的雜貨店,那是我們最重要的補給站,買乾糧、飲料,還有租營具、炊具,全包了。此處依山傍水,溪流汩汩有聲,真是濤聲聽不盡,鳥語有還無。不少釣客一竿在握,我們則持網撈蝦,同享戲水之樂。

  至於老街,隔天去逛了一圈,雖不見人潮,但這裡原本就是平地入山的要衝,從街坊格局,不難想像它的市集功能;然而隨著林業及礦業沒落,木造戲院已歇業多年,店舖好像也沒幾家開著,多以販售日常用品為主,間而穿雜一兩處麵攤,或以香魚為料理的大眾食堂,整個聚落既恬靜又純樸。

  1980年代,台鐵支線已經虧損到不省人事,許多公路可以抵達的地方,鐵路幾乎不再具有競爭力。其實,那趟旅程原本也是計劃要從新竹搭客運車入山,因為我的提議而改搭火車;但慚愧的是,當年的我,旅遊層次仍流於吃喝玩樂心態,對於鐵道人文也還懵懵懂懂,只迷戀於搭火車的感覺,對內灣線沿途印像卻多半留白。

  今天的內灣老街,在公部門與民間地方協會的合作規劃下,已塑造出「內灣形象商圈」,每逢假日,人潮、車潮、錢潮,蜂擁而至,雖活化了老舊聚落,但亦不免有過度商業化之慮。而為了發展觀光,台鐵也發行內灣支線一日週遊券,更曾在20032006年間開行松山往返內灣的假日復興號,可惜,這班由台北直通內灣支線的班車,因宣傳不足,載客率並不高,最後是無疾而終。

  為了彰顯「青春印記」,我以時光倒轉的概念,張貼數幀舊照,包括已消逝的東勢線、新北投線。的確,年輕歲月不饒人,青春無敵也敗陣,可別問我,那些年到底是在追火車還是在追老婆?好漢不提當年勇,或許自己也不懂,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為人夫到為人父,火車旅遊帶給我的美好回憶,就像陳年老酒,越陳越香!



以上兩表係2003年松山往返內灣復興號首航時刻表

內灣線2017年最新路線配置圖(取自台鐵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