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許多小生命彷彿從冬眠中甦醒,紛紛探出頭來打招呼,在瘟疫肆虐的年代,讓人看了很療癒。
這棵檨仔欉,每年盛夏都會結出纍纍果實,也許是仗著唯用主義心態,我對這個小公園因而多了一份憧憬。
不只這,陪伴它的還有那株黑板樹,挺拔直立的身軀,高達八層樓,是巷弄內難得一見的參天大樹。
這幾天,春暖花開,許多小生命彷彿從冬眠中甦醒,紛紛探出頭來打招呼,在瘟疫肆虐的年代,讓人看了很療癒。
棲息都市的人其實很可憐,抬頭舉目盡是水泥高樓。我常幻想,如果自己是一隻喜鵲,翱翔天際線,低頭往下看,會是怎樣的景觀?想必是,人們困獸在高大的峽谷內,侷促地在谷底鑽頭竄動。
還好,峽谷內有這片小綠洲,讓我不必跑太遠,每天早上可以推著父親來此蹓躂,順便給鳥看。有這麼一個小小公園,我已經很滿足了!
公園裡的芒果樹 |
每年盛夏等它落果 |
黑板樹(左)與芒果樹(右)盤踞兩側 |
黑板樹有八層樓高 |
已列入保護樹木 |
櫻花一開,鳥兒便已迫不及待享受盛宴 |
山櫻花 |
葡萄串般的紅果植物,非常討喜 |
名叫珊瑚珠,紅色漿果是鳥的最愛 |
紫色牽牛花很夢幻 |
酢漿草開花 |
美人蕉果實與黃花 |
水泥叢林中難得有這片小綠洲 |
腹地不大 |
卻是父親散步活動的好地方 |
偶爾也有幼兒園小朋友來此嘻戲曬太陽 |
===========================================================
Inspiration
兩年前,我行經住家附近的一處建築工地,看見彩繪圍籬上寫著「台北,不只是城市,也是座森林」,這讓我想起了墨爾本的綠色市容。但諷刺的是,就在不遠處的杭州南路上,《幸町百年老樹聯盟》正為了一棵台北市政府已列管的保護樹木,與都更案建商及市府文化局發生陳情抗議事件,因為建商打算將基地上的百年老榕移走,文化局也同意了。
有一陣子,台北市區突然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好幾座小公園(有的只能算綠地);原來啊,那是市府為了配合「台北花博展」欲改善醜陋市容,結合容積獎勵誘因推出的「台北好好看」系列。只是,這樣的政策反肥了建商,地主和建商只要拆除老舊建築,將基地綠化18個月,即可擁有最高10%的容積獎勵;於是,靠著養地綠化賺取容積暴利後,「好好賺」的水泥叢林終究還是取代了「好好看」的綠地,因而,這些只有18個月的短命公園,被外界譏為「假公園」。
本文所提的這座小公園屬市府公有地,僅約150坪上下,約莫6間小學教室大。公園未開闢前,上頭原有一棟老舊房舍,拆除後荒廢多年。2009年,附近居民有感於社區缺乏綠地,希望能規劃為公園,於是公園處提出了都市計畫變更案,但財政局卻基於市有財產宜朝創造市府效益為由,提議與民間合作推動都更,惟當時同意比例過低而未成功,該案因而懸置。直到2014年,當地里長利用「台北好好看」,爭取到將這塊窳陋荒地予以綠化的機會,小小公園於焉誕生;但它並沒有一個正式名稱,而只是「閒置空地簡易綠化」的一項成果。2016年,公園處為落實後續管理維護,提案將該土地由原第三種住宅區變更為公園用地,熟料毗鄰公園的民眾一反七年前態度,陳情表達參與都更意願,並期能將公園併入都更範圍,容積獎勵條件會較好,因耽心自身權益受損而不贊成土地變更:雖經多次溝通協調仍無法達成共識,最後市府以保留後續彈性運用為由,於2017年撤回變更案。
我曾幻想,這個小小公園如果能栽植不同季節輪流開花的樹種,比方說,梅花(1月)、山櫻花(2-3月)、苦楝(3-4月)、油桐花(4-5月)、阿勃勒(5-6月)、鳳凰樹(6-9月)、台灣巒樹(9-11月)、洋紫荊(12月),那麼它們便可接力綻放,將這座公園點綴地五彩繽紛。
不過,當我知道這個公園的前世今身後,頓覺不如用文字和影像來留住它,似乎會比做夢還來得實際些,這也是撰寫本文的主要動機了。
現代都市人能認出芒果樹又分辨出黑板樹的很少很少了,我就不能!作者是我高中同學,都在台北長大,但是他竟然能準確辨認,可見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關心。既欽佩又羨慕!
回覆刪除我沒那麼厲害啦!只是覺得以前的知識都來自學校課本,但多半也是為了升學考試;生活周遭其實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須要透過細細觀察才能發現,我還在充電學習中
刪除從平溪篇點進來、羅東林場、後車站...每篇都看得津津有味!
回覆刪除謝謝版主豐富的人文歷史自然知識,文字生動好閱讀,搭配如身歷其境的照片
已存到書籤待細細品味
我樂於書寫並分享自己走過的人生,算是留個紀錄。
刪除感謝您的支持,雖然我們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