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戀戀太平驛(糖鐵中南線)

沿著昔日「中南線」小火車引領出來的軌跡走去,果真見到了這個老驛站,內心除了驚豔,還有些疼惜。我看到的是一張母親的臉,在人們早已遺忘的歷史歲月中,默默隱藏在無人問津的巷弄裡。我駐足沉思許久,老驛站的心情故事,一幕幕揭開了…

  從一張老照片,我試著去探索一個老驛站的前世今生。

  就從這張老照片說起吧!那是個公路交通不甚發達的四○年代,五分仔車是許多莘莘學子通勤的「捷運列車」。當年,父親唸台中一中,每天從清水搭火車經彰化再轉乘到台中,聊起趕火車的趣事仍覺津津有味。由於南下列車在快進台中站時,駕駛會鳴笛示意,放學時分,同學們只要聽到遠方高亢的汽笛聲,就知道火車快來了,大夥便來個馬拉松競跑,從校門口直奔火車站。早期火車速度慢,台中又是大站,多會停靠個十分鐘,所以都還能從容趕上車。至於搭中南線小火車的同學,那就更自在了,如果趕不上車,只要時間不離譜,也還有機會,因為五分仔車從後站出發,會先往北開進台中糖廠再續行南投,於是,抄小路到糖廠中途攔車是常有的事!

  物換星移,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中南線早已消失在地圖上,照片裡的高中生如今也已是上了年紀的祖父輩。這張老照片,深深觸動我的心,探索之旅便是這樣開始的。

  那天,我在台中車站前搭豐原客運。一群看起來像是高中生的女孩們,上了車後,邊找座位邊滴咕著:「天啊!又搭上這部老爺車,真倒霉!」

  的確,比起車窗外一輛輛總統級豪華巴士,我搭的這輛客運車略顯斑駁老舊。不過,坐在車上,興起的那股時光倒轉之感,卻和這趟旅程的心境有著幾份相似,我暗自竊喜:「能搭上這部老爺車,真幸運!」

  車子終於緩緩蠕動。從前站出發,拐到後站,再沿著建成路、振興路前行,跨過旱溪和大里溪進入太平市區。雖然客運車跑的路線,和當年五分仔車差不了太遠,我也試著將思緒重回到五十年前現場,但一路所見,儘是車水馬龍和一棟棟水泥樓房,要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廣闊的蔗園風貌,難啊!

  距離上回來太平,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次是到冬瓜山上的吳家花園走走;不過,當年搭車是往更山裡頭去,對市街仔沒什麼太深印象;倒是還記得途中經過一處叫「下廍仔」的客運站牌,似乎也見證了這兒曾經是個製糖地。

  我在「下太平」下車,原以為要造訪的小火車站可能不太好找。當我穿過熱鬧的街坊,來到市場前準備要找人問路之際,赫然看到對面矗立一支路牌,寫著「中南路」三個字,我想,應該是不遠了。

  沿著昔日「中南線」小火車引領出來的軌跡走去,果真見到了這個老驛站,內心除了驚豔,還有些疼惜。我看到的是一張母親的臉,在人們早已遺忘的歷史歲月中,默默隱藏在無人問津的巷弄裡。我駐足沉思許久,老驛站的心情故事,一幕幕揭開了……… 

  那是個篳路藍縷的年代,父親總是在破曉時分,準時喚醒沉睡中的孩子們:「該上工囉!」然後,吐了一口白煙,舒活一下筋骨,循著人們鋪好的兩條鋼軌,帶領著大家一起去幹活。
  就這樣,默默走過近半個世紀,承載過無數的子民,也看盡了每張不同的臉譜,在搖搖晃晃的時空下,替他們畫出生命的色彩。
  19598月的那場暴風雨,一夕間讓這個家庭破碎了。從那天起,孩子的母親開始漫無止境的孤獨,望著綿延無盡的軌道,再也沒看見老伴和愛兒回來過。至今,連回家的路也沒了,她,卻依舊守候在那兒。
  母親的心情,只有沉思不語的老樹最清楚。那張抑鬱的容顏,滄桑的皺紋,寫出了無奈的宿命。如今, 她只有一個小小心願,那就是,一輩子當個守護者,守著僅存的家園……

  太平驛的故事還沒結束喔!情節要怎麼延續下去,就看人們如何來編織了。

  在回程的路上,遠望曾經和她臍帶相連的台中糖廠,那片蓊鬱的黑森林,也即將被新穎的購物中心所取代(註:2007年台中市政府以「帝國製糖台中營業所」之名登錄為歷史建築,改朝產業文化與景觀園區開發),面對這樣的第二春,我的內心其實很複雜。比起烏樹林、溪湖和蒜頭,太平驛早已失去那種優勢。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下,她的命運正等著覬覦的人們去主宰了。

  太平驛,我會再回來看妳!

註:「中南線」是日本時代「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為運輸甘蔗而興建,大正7(1918)全線通車,自台中出發經太平、車籠埔、大里、霧峰、草屯而達終點南投,全長30公里,兼營載客,是糖鐵有名的黃金路線。該線毀於1959年八七水災,除了今天的台中後站曾為昔日起點外,目前只剩太平車站供人憑弔。

台中一中搭中南線的通學生《吳榮昌攝,1951

中南線台中停車場《臺灣記憶,1910年代》

台糖反共抗俄宣傳列車於1955年5月5日在台中糖廠舉行開車典禮(左);隨後開進台中站,照片右側尚可見到當年「中南驛」一角(右)《中央社,1955》

宣傳列車以5節15噸級客車組成,外加2輛機車頭牽引,極可能是中南線駛過最高級的列車《中央社,1955》

早年台中車站有兩座天橋,畫面前方為連接前後站的跨站天橋,後方為台中後站與各月台間的站內天橋《余如季攝,國家文化記憶庫,1966》

台中糖廠前身《帝國製糖經濟的研究と其の論策臺灣糖業論,1935》

霧峰火車站《台中市霧峰區公所》

草屯烏溪吊橋,其旁平行的鐵橋是中南線。由於烏溪水流湍急,施工不易,中南線便以烏溪為界分兩段闢建通車《國家文化記憶庫,1937》

草屯(舊名「草鞋墩」)火車站,《草屯街大觀》

中南線省府前招呼站於1957年開業,係配合省府遷至中興新村而增設《Roy E. Rayle攝,1959》

帝國製糖與明治製糖各自有南投站(左)《台灣記憶,1920》;為了區別,明治製糖南投站特別標示為「明治南投」(右)《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年報,1936》

1922年帝國製糖中南線時刻表《台灣旅行案內,1922》

1955年1月1日修訂之中南線時刻表,本表亦列出與台鐵台中站銜接班次《台糖台中總廠鐵道課,1955》

台鐵台中後站,本建物係1964年由原中南線台中站(中南駅)改建而成(1994攝)

台中後站位居復興路巷弄內,地標性不顯著(2012)

乘客在後站購票後,須經剪票口進站內地下道至前站月台候車(2012)

台中後站緊臨貨物站區(1995)

日治年代的台中曾是貨運大站,運送香蕉為主;晚期已萎縮到只剩軍運。高架化後的台中站已不再辦理貨運(1995)

昔日中南線由後站出發,左邊分岔的鐵道即為中南線遺跡(1995)

連絡後站與糖廠間曾是三軌鐵道,可同時行駛台鐵軌距1067mm貨車與糖鐵762mm小火車(1995)

中南線橫越復興路(右);鐵軌進入柵門後方即為台中糖廠(左)(1995)

中南線僅存的鐵軌已快滅跡(2014)

隱約可見的鐵軌,中南線歷史被狠狠掩埋(2014)

台中糖廠於1993年關閉,數年後辦理招商開發。施工時因開挖地基遭颱風侵襲,加以地下水豐沛,意外形成生態湖而停工(照片右側可見)。經數次波折後,於2019年底以「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之名重新開放(2014)

修復完成的「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2023攝)

生態湖整治成湖濱生態公園(2023)

昔日中南線跨越旱溪,鄰近的振興路280巷內有中南線意象造景(2014)

「廍」指製糖地,看到客運站牌出現「下廍仔」與「下太平」,表示離中南線太平站遺址不遠了(2014)

「中南路」意指中南驛就在此路上(1998)

木造結構的太平站是中南線上最後留存的火車站(1998)

此木門面對月台,是上下車出入口(1998)

右側臨中南路有另一扇門(大樹旁)專供乘客進出車站(1998攝)

二度造訪時,太平站已頹圮,架起了圍籬(2014)

圍籬上標示此建物為中南線太平站舊址(2014)

當地文史工作者曾呼籲官方應妥善保存太平驛(2014)

從後方角度觀察,可看到木造站房有竹夾泥牆(2014)

可惜因屋況不佳,又乏人管理,最終於2015年拆除(2014)

長億六街不寬敞,正是昔日中南線鐵道路廊(2014)

仁化路上的「車站前」是指中南線番子寮站(2014)

中南線番子寮站遺址已成了台糖加油站,至少「台糖」跟糖鐵有關(2014)

昔日中南線行經今太平區光德路,沿途看到這兩支公車站牌,隱約仍有中南線的「影子」。光德中南巷位於德興街口(右),中南巷位於光德路25巷口(左),可惜今已分別易名幸福德隆、太平親子館(2014)

大里區鳳凰路前身是中南線,今不見小火車,只見客運車(2014)

番子寮一帶仍可見零星甘蔗(2014)

帝國製糖中南線里程與票價表《台灣總督府鐵道部,1936》

中南線舊車票《謝明勳藏,台灣鐵道車票圖誌》

中南線員工定期票《謝明勳藏,台灣鐵道車票圖誌》

中南線學生月票《謝明勳藏,台灣鐵道車票圖誌》

地圖紅線標記即為中南線《台中市要覽,1935》

帝國製糖中南線與明治製糖濁水線在南投相會《日治台灣鐵道地圖,1927》

1937年台中市街圖可見到「中南駅」、「帝國製糖會社」、「植物檢查所」等標記《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1960年台中市街圖標示出台中站有兩座天橋《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紅線軌跡為中南線,站名旁數字為開業日期,其中「市場前(戰後改名「花園」)」緣於「植物檢查所」一帶有香蕉市場(今大智路、和平街、振興路、信義街區域)《1944年美軍1/25000地形圖與Google Maps套圖,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以下各張均同》

今太平區長億六街與光德路為中南線遺跡;「車籠埔」戰後改名「光隆」

今大里區鳳凰路與美群北路為中南線遺

今霧峰區錦州路為中南線遺;北溝站有一條輕便軌道往東分歧至青桐林

變電所站在今霧峰區錦州路毓得長照機構現址;霧峰站在今中正路中華電信後方

六股站在今霧峰區中正路393巷底

六股中南線1916年第一段通車終點

直到1918年烏溪橋完工,中南線才全線通車至南投,萬斗六站亦同年開張營運。「萬斗六」戰後改名「萬豐」,「舊社」改名「舊正」

「新庄」戰後改名「新豐」

草屯站在今和平街與中山街口滄浪診所對面

林子頭站在今草屯鎮太平路一段351巷紫微宮旁

省府前站是中南線最晚設立的車站,但也只營運二年便廢站了

南投市華陽路為中南線遺

帝國製糖南投站位今民族路與育樂一街口,明治製糖南投站位今三和二路與公園南街口,兩地相距約0.7km

日治年代中南線闢建計畫與開通;帝國與明治兩個製糖會社的南投停車場整合成南投驛,方便旅客銜接

中南線開辦台中南投間快車

省議員建議中南線提升為三軌鐵道以銜接台鐵集集線

配合省政府疏遷中興新村,中南線增設「省府前」招呼站

中南線班車一度延伸至濁水

中南線霧峰站最清潔;快車營收欠佳而停駛

中南線行車標準不高,萬斗六、北溝、番子寮、光隆等站曾發生意外事故

中南線離譜怪事,通學生推車廂協助加掛險釀意外

中南線於八七水災損毀嚴重,遲遲未修復


【本文曾刊載於2004-05-18/中國時報/浮世繪】
===========================================================
Inspiration

  我跟大多數讀者一樣,不曾親眼目睹中南線的樣貌,它毀於1959年八七水災,那年我剛出生。但有趣的是,小時候是個「地圖控」,唸國中時曾異想天開手繪了一套台灣省各鄉鎮地圖集,我卻很認真但不怎麼精準地標繪出台中至南投的那條運蔗鐵道,長大後才知它叫「中南線」。


  最教我驚豔的是,內文那張中南線通學生老照片,太珍貴了。這張是1951年家父唸台中一中時幫同學拍的,當時班上搭火車通勤的學生大致可分四個族群,包括搭台鐵「大火車」從豐原、彰化、海線方向來的,以及搭中南線「小火車」從南投方向來的。瞧瞧這群通學生,土裡土氣的模樣,跟小火車還真是搭。木造車廂看起來真的很小,個子高一點的人,可能會撞到車頂。

  我曾問父親有搭過中南線嗎?他說自己很少到後站,而且後站在二戰期間遭盟軍砲轟,處處都是廢墟,不若前站熱鬧。至於中南線,唸一中時不曾搭過,反而是大學畢業後的1957年,在車籠埔光隆營區預官入伍訓練,放假時常搭中南線到台中市區消磨時間;印象中,後站附近有不少香蕉市集,在此活絡交易。

  中南線消逝得早,可供人憑弔的遺跡更是少,晚近只剩台中後站與連絡糖廠的殘破鐵軌曾為昔日起點外,太平站木造站房是唯一保存較完整的站體,所以我以太平站為素材,嘗試用擬人化筆法來書寫中南線早年情境,只不過文體略顯沉重,但若對照太平驛日後命運,倒也契合就是。從1998年初次邂逅,到2014年再度造訪時,它更加頹圮了,最終於2015年被拆除殆盡。

  中南線官方資料付之闕如,近年來民間已有不文史工作者從日本文獻找到一些老照片,更有幾位鐵道同好依早年地圖進行舊線踏查,勉強拼湊出一些蛛絲馬跡。因為我對中南線並無全程踏查的經驗(僅部份路段有過粗略觀察),故本文佐以1944年美軍1/25000地形圖套疊Google Maps供參,另也蒐集了時刻表、票價表、車票、剪報等文件,原本期望能透過糖廠耆老進行訪談,俾於史料更臻完備,惟個人時間受限無法實現,尚須賴有心之士填補。

  除了從產業交通面,或許從人文面也能勾勒出中南線的身影,在此補述三首與中南線有關的漢詩作品。由於中南線有經過霧峰,這是一處充滿人文薈萃的鄉鎮,尤以林家花園最富盛名。林家原本以武功崛起,而後隨社會地位的鞏固,開始走習文仕宦之路,並於日治時期組織「櫟社」,成為中台灣最大且最具批判性格的詩社。

  以下三首詩的作者在日治年代均活躍於文壇,第一首林獻堂,是霧峰林家最具代表性的民主運動者,也是「櫟社」成員;第二首莊垂勝,鹿港詩人,曾任林獻堂秘書,也是中央書局創辦人;兩首詩都緣於作者常搭中南線往返台中與霧峰間,遂詩詠鐵路沿線田園美景。第三首王少濤,雖是北台灣「瀛社」詩人,但曾搭過中南線,這是他書寫在北溝轉手押台車前往靈山寺一遊的景致。

  林獻堂〈次落伍生過訪不遇原韻〉,1942年收錄於《南方》,詩道:
        中南車過霧峰間,來作萊園半日閒。
    望月峰頭將欲暮,共看天際鳥飛還。

  莊垂勝〈秋夕歸自霧峰中南鐵路車上所見〉,1941年收錄於《徒然吟草》,詩道:
    天高光景促,嶺上白雲悠。日落山疑畫,風來稻點頭。
    火車歸鳥疾,煙突滾龍浮。樸鼻糖渣臭,巍巍望鐵樓

  王少濤〈偕了庵說劍佩芬遊青桐林靈山寺雜詠〉,1940年收錄於《台灣新民報》,詩道:
    北溝驛上停車處,路轉溪迴數里程。
    曉色蒼茫不見寺,吟風抱葉亂蟬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