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太陽餅 啖出兒時滋味香


北上列車已緩緩滑出月台,引領我進入時空膠囊,我也輕輕開啟了那記憶餅盒,重拾難以言喻的幸福感動……

  從小我就是個甜食主義者,只要看到琳瑯滿目的糕餅,挑剔的味蕾,總是被喚醒。或許是對童年歲月的一種投射,或許是與我所迷戀的火車有那麼一點因緣,台中太陽堂,至今仍教我念念難忘。

  孩提時期,每次回台中阿嬤家玩,父親總不忘會去太陽堂買些餅。第一次聽大人們在講太陽堂,還以為那是個賣「太陽眼鏡」的地方!直到有一年,跟著家人坐火車,看到不少乘客也手提一眼熟悉的餅盒,這才知道,原來那些好吃的餅都是從太陽堂買回來的。

  圍爐啖餅話家常,是童年最溫馨的回憶。父親退休前在高中教數學,不時會將執教生涯的吉光片羽拿出來跟我們分享,套句現代話,就是「聽八卦」。

  母親的養生經可不輸父親的數學經,包麥芽的太陽餅,她們那個年代叫泡餅,補脾潤肺,有助消化。不過,真能擄獲我心,卻是那鳳凰糕麻糬,內包花生餡,口感香郁,我仍依稀記得。

  五○年代,太陽堂曾和台鐵合作,將每天烘焙好的太陽餅,利用中午的觀光號火車從台中運送到台北,下午三點半左右抵達,然後在台北火車站餐旅服務台販售。

  好幾次跟著父親到台北車站,人家排隊買票,我們排隊買餅,數量一樣有限,還不一定買得到。父親知道我從小就迷火車,對千里迢迢搭火車來的餅特別感興趣,萬一沒買到,還可以帶我看火車補償一下。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火車站不再賣餅了,聽說,是因為太陽餅易碎,運送過程容易「酥」掉,賣相不佳;過了好一陣子,太陽餅才又開始在火車上賣,只是,這些餅都已經不是太陽堂做的了。

太陽餅紙盒剪裁成書的封面(1970年代)
  國中一年級,不知哪來的雄心大志,憑著一支禿筆、一疊格紙、一股傻勁,寫了一本「火車遊記」。若說這本「書」有什麼珍貴?那無疑是在充滿願景的童年裡,為了圓一個作家夢,而煞有介事地利用太陽餅紙盒剪裁成書的封面,彷彿時空膠囊,盼將當年搭火車的好心情,絲毫不漏地珍藏起來,一路伴隨自己長大。

  如今目睹這懷舊物,書皮上一朵朵的向日葵、一串串的「TAIYANG  BAKERY」雖已泛黃,但太陽餅、火車與我之間,那份足堪玩味的特殊情結,早已深烙在腦海中,不斷凝聚、浮現……

  六十六年,在台中大肚山唸大學,終於有比較多的時間去一解心中的謎,太陽餅怎會和火車結緣?

  曾經到店家探究,年輕的伙計一問三不知,年長的老闆更從未現身。後來自長輩口中才瞭解到,原來離太陽堂不遠的自由路上,昔日有家鐵路飯店,因為台中是縱貫鐵路南來北往的中途大站,許多旅客來此下榻,便會就近買盒太陽餅當伴手禮。奈何台鐵只會開火車,不會開旅館,這金雞母最後落入夭折命運。

  少了這樣的吸磁效應,太陽堂乾脆主動出擊,把餅送上火車拿去台北賣。這還真有點像今天的「宅急便」,就差沒把餅送到家。太陽餅和火車在「旅館」結緣,雖無激情卻也浪漫。

  七十二年,我甫自澎湖退伍,回母校當了兩年助教。每次下山到市區,望穿台中港路兩側,盡是百家爭鳴的太陽餅店招,密密麻麻,看得我眼花撩亂,紛雜的視野掩沒原本單純的焦點,太陽餅自此進入戰國時代。

  說來誇張,為了爭正統之名,連太陽堂左鄰右舍竟也出現一堆「分身」,大剌剌打著相同店名與花瓣數不一樣的「向日葵」,讓外地人搞不清誰才是「本尊」。

  現在已少有機會再到台中,去年應邀回母校演講,隔天結束後,我抱著看老朋友的心情,到久違的太陽堂餅店逛逛。

  走在繁華不再的自由路上,感嘆歲月飛逝,觀光號火車早已走入歷史,鐵路飯店消失殆盡,唯一不變的是,太陽堂仍屹立在原址,老神在在,甚還沿用與當年一模一樣的包裝餅盒,看來有點「固執」。

  當我從店員手中拿到所買的太陽餅,還有小時候喜歡吃的鳳凰糕時,不禁想起蘇東坡因愛吃荔枝而寫了一首《食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橋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這位宋代大文豪只要每天有三百顆荔枝可以吃,也寧願留下來作嶺南人。太陽餅不比荔枝,少了詩人歌頌,卻能盛名不墜半世紀,也算奇葩一樁。對我來說,這酥皮軟餡,不僅吃出口慾,也吃出了回憶。

  「大肚山下店招揚,麥芽泡餅次第香;童年甜腴舌尖嘗,不妨長坐太陽堂。」北上列車已緩緩滑出月台,引領我進入時空膠囊,我也輕輕開啟了那記憶餅盒,重拾難以言喻的幸福感動……

台中自由路上的太陽餅地磚


台中自由路是有名的的太陽餅街


中間那家藍色店招才是正宗太陽堂,如今看來,不勝欷歔(攝於20123)
 

【本文曾刊載於《閃亮台中》2006七月號,台中市政府】


===============================================================================

Inspiration

  

  母親節前夕,當我獲悉台中太陽堂吹熄燈號的消息時,就像許多老台中人一樣,錯愕又婉惜,那家老店是許多台中人成長的共同記憶。


  每次,只要有機會到台中,我都會刻意拐進自由路上這家餅店,買盒太陽餅,還有我小時候喜歡吃的鳳凰糕麻糬,尤其是那粉紅色的糯米皮,裡頭包著香醇的花生餡,總是在出了店門沒不久,就被我先品嚐幾個,迫不及待地回味童年那份熟悉的口感。


  今年三月,因事跑了一趟台中,再度去探望這位老朋友;由於隔天還有南下行程,隨身行李多,不方便帶大包小包的,所以那次並沒有買整盒太陽餅;原本想買的鳳凰糕也已經好幾年沒在做了,有點失望,後來就買了一個巧克力豆沙餅及一個金桔酥犒賞自己。

  我小心翼翼地拎著兩粒「小」餅,踱步到台中火車站,在月台等火車時先解饞了一個,上了火車再品嚐另一個,果真甘之如飴,吃完會「續嘴」!只是,萬萬沒想到,那份難忘的口感竟是最後的絕響();我不禁懊惱,那天自己怎那麼「小氣」,只買兩個!              
  這篇文章是六年前的舊作,當初是因為到台中出差,在偶然機會下看到台中市政府出了一本圖文並茂的全彩刊物《閃亮台中》(類似台北市政府出版的《台北畫刊》),裡頭剛好有「台中文摘」專欄,接受外界賜稿,於是我就鎖定與台中相關的在地主題來落筆,對我來說,太陽餅跟火車是個不錯的連結。如今,太陽堂走入歷史,我將這篇舊作PO到我的部落格,除藉此表達我對這家老餅店的感恩與懷念外,也歡迎各位轉寄給您的親朋好友(特別是台中鄉親)一起分享,喚起大家對太陽堂餅店的回憶。

2 則留言:

  1. 昭明的文筆這麼好
    原來從中學時就開始寫作
    祝老師一家平安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敢不敢
      難登大雅
      請多指教
      也感謝大姊問候 我會轉達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