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剛、粗獷、蕭瑟,如此飽滿的氛圍,全都回來了。我駐足甚久,興奮地懷想,懷想曾經擁有的旅行記憶,雖然火車已漸行漸遠,鐵軌也即將消逝,我卻不急著離開這兒…
會覺得醜,是因為它只行駛貨物列車,主要載運煤炭、水泥、油品,落塵泥灰長期將鐵軌染成污黑;它行經的路段也是都市最髒亂的後巷,勉強殺出一條活路,幾乎讓人窒息;還有那兩旁低矮的鐵皮工廠,像貼膏藥般,滿目瘡痍,視覺感受很粗暴;就連擁有現代化設施的煉油廠,管線密佈,鎮日伴隨著如電影魔戒裡的火燄場景,彷彿隨時會將鐵軌吞噬……
不過,醜陋的另一端,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致。
孩提時,約莫1970年代,父親曾開車載我們到林口海邊兜風,當年,那是北台灣的邊陲地帶。
我們順著今台15線昔日編號103縣道的濱海公路前行。駛過觀音山腳,繞經八里後,途經下罟、寶斗厝、嘉寶、頂寮等幾個荒涼村落,一路上除了那些不畏強風的海釣客外,幾無人煙。林口電廠紅白相間的大煙囪無疑是濱海最顯著的地標,只是,公路自此也由瀝青轉為碎石路,顛簸難行,甚而得開下溪床,輾壓卵石而過。
由於路況太差,就在準備掉頭打道回府之際,突然聽到轟隆隆地引擎聲,不知何時,路旁竟冒出一段鐵軌,一列火車正朝我們緩緩接近。喜出望外之餘,父親知道我迷戀火車成痴,便刻意停車讓我看個過癮。
我不清楚火車從哪兒來?要駛往何處?但見它拖著一節節黑壓壓的車廂,倚傍著草木貧瘠的紅土丘陵,賣力地前進,十足陽剛,極盡粗獷,此等蕭瑟美景,至今難忘。
幾年後,我才從「台鐵年鑑」得知,那條既醜陋又美麗的鐵路其實是同一條,它叫「林口線」;70年代坊間地圖未必會標示出來。
這條被遺忘的鐵路,1968年通車,自桃園站分歧而出,是為了運送燃煤至林口火力發電廠所鋪設;沿線尚有不少工廠專用側線,是早期台鐵貨運少見的金雞母。然而,隨著公路發達,鐵路貨運急遽萎縮,加上電廠燃煤多已改由鄰近的台北港轉運,以往半夜時分,長串煤斗車往返龍井煤廠與林口電廠的盛況已不復在。
2002年底,由於桃園機場捷運BOT案生變,讓命運乖違的林口線差點鹹魚翻生,一度考慮將它升級為「機場快鐵」,可惜,這樣的構想最後胎死腹中;直到2005年,桃園縣政府為了推動林口線轉型,向台鐵租車,以「桃林鐵路」之名,行駛免費客運列車,非假日晨昏各對開一往返。
其實,搭車免錢這檔事,在80年代東部的林田山鐵路也曾出現過,但僅萬榮至森榮間短短3公里,像林口線免費路段長達16公里,倒是少見。
儘管甚早就邂逅了這條鐵路,卻直到幾個月前,才抱著嘗「鮮」心情,首次體驗搭「霸王車」的滋味,再不搭就真的沒機會了。
那天,我反其道而行,自台北開車直奔火車終點海湖站。比較有趣的是,因該站位居兩處距離甚近的平交道間,為免柵欄放下太久,火車到站讓乘客下車後,會往前續開至平交道感應區外約1公里處「神隱」一陣,停車整備,再行折返。
列車上,在地客寥寥無幾,泰半是同我這般趁著它即將停駛前趕來朝聖的鐵道迷。
透過車頭觀景窗,火車以30公里龜速朝桃園站蹣跚前行;這也難怪,沿線多達35處的平交道,駕駛員總得小心翼翼地通過;愈接近市區,平交道噹噹噹地警鈴聲愈密集,兩側車陣更是虎視眈眈盯著火車。齷齪的林口線好似已注定要在夾縫中度過它最後的餘生。
抵達了桃園,我僅逗留片刻,隨即出站過街搭客運返回海湖取車,巴不得趕緊逃離這個嘈雜的城市。
相較於火車的一路無阻,客運車迂迴繞道;神奇的是,車程居然都約40分鐘,也不知是火車跑得慢,還是客運飆得快。
下車處叫「義芳化學」,一個很「工業」的站名,但我知道再往前走,離海岸已不遠,那邊有更多值得我留戀的地方。
沿著台15線北行,將車停在一處廢棄的碉堡旁,鐵軌仍在,孤寂依舊。我遠遠眺望著蔚藍大海,也如願目送了那班事先不知何時會出沒,但已清楚它從哪兒來,又將駛往何處的運煤列車;一如往昔,拖著一節節黑壓壓的車廂,倚傍著草木貧瘠的紅土丘陵,賣力地前進。
陽剛、粗獷、蕭瑟,如此飽滿的氛圍,全都回來了。我駐足甚久,興奮地懷想,懷想曾經擁有的旅行記憶,雖然火車已漸行漸遠,鐵軌也即將消逝,我卻不急著離開這兒…
註:林口線為配合桃園站鐵路高架化工程,於2012年12月底走入歷史。
從台北開車直奔海湖站 |
車站設在兩處平交道間,很特殊的位置 |
鐵道旁是高聳的輸電塔 |
火車在電塔、芒花襯托下現身了,別有另番風味 |
在海湖站搭這班車到桃園 |
列車上,在地乘客寥寥無幾 |
多半是趕來朝聖的鐵道迷 |
沿途平交道多達35處,火車只能龜速前進 |
大小車陣虎視眈眈盯著我們通過 |
看到車窗外的都市後巷,表示桃園快到了 |
火車抵桃園站 |
搭桃園客運返回海湖取車 |
車內乘客十個有九個是老人,我是唯一需買票的那位(應該高興才對)
|
在這站下車,旁邊有一支免費巴士站牌,「藍海」---好愜意的路線
|
回頭再望一下海湖站,以後就真的沒人等車了 |
來到林口線最美麗的濱海段追火車 |
鐵道附近是林口特有的紅土礫石層小山丘 |
注意!有火車出沒 |
運氣不錯,看到老邁的R51拖著煤斗車賣力向前進 |
駛往林口電廠 |
重車進,空車出,返回桃園 |
盡忠職守到最後一天 |
林口站有3股軌道,一派荒涼 |
林口線終點就在黃色鐵門深鎖的電廠內 |
彎曲起伏、美麗有致的林口線鐵路 |
再見啦!林口線 |
【本文精簡版曾刊載於2012-12-11/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澄清聲明】本文刊載於中時人間副刊之精簡版,其標題下方有一行文章摘句:『暱稱林口線的台鐵支線桃林鐵路.....』,此句係報社編輯不察自行加入,非作者本人所撰。事實上,「林口線」為台鐵官方正式路線名稱,「桃林鐵路」才是一般以訛傳訛之暱稱,為免讀者及鐵道同好誤會,特此正名澄清。
更完整的照片檔請參閱我的相簿
101-11再見啦! 林口線
更完整的照片檔請參閱我的相簿
101-11再見啦! 林口線
=================================================================================
Inspiration
林口線、深澳線與台中港線是台鐵目前三大貨運支線。論長度,以林口線19.2公里最長,甚至比大家所熟悉的平溪支線(13.2公里)還長。要不是因喧騰一時的長生桃園機場捷運案破局,要不是因慷慨解囊的桃園縣政府買單請大家搭免費火車,不然,這條鐵路對多數民眾來說,恐怕是極度陌生。可惜,它要拆了。
林口線與深澳線頗有幾分神似;它們都是因台電火力發電廠運送燃煤之需而建,也都有一段綺麗的沿海風光,也都曾辦過客運業務(林口線在通車近40年後的2005年才開辦,深澳線則在通車初期即開辦,但於1989年停駛客運至今)。至於不同之處,在林口線從桃園分岔後,有好長一段是典型的都會風情,而深澳線則自瑞芳出發後,會鑽入一小段蓊鬱山林。
林口線免費火車開了七年,行駛路線從初期桃園至長興站,再於2009年延伸至海湖站,但就是沒開到最精華的濱海路段,這不免又可惜了。當然,這可從僅平常日晨昏各一往返的排點模式看出,縣府將這條免費火車界定在都會通勤而非旅遊觀光,海湖站以北客源有限是主因。
濱海段追火車是另一齣重頭戲。目前運煤貨車一天只剩少數幾班,手上掌握的運行資訊已舊,雖在免費火車上請教了列車長,但他也沒把握,僅說中午前後會有一班,且遠從台中港過來,走走停停,一路待避,很難說個精準。也好,這麼回答反而給了我更多憧憬與動力。
說來運氣不錯,將車停在林口線17K處附近,只等了20分鐘,就獵取到老邁的R51柴電機車牽著煤斗車於11:38重車通過,駛往電廠,原機車再於12:01空車通過,駛回桃園。我心滿意足地目送它,直到它消失在視線外,然後繼續我的懷想。
吳大哥...最近2個月的假日, 我幾乎都泡在林口線了, 但刮風下雨的日子多, 拍得很辛苦....待明年林口線停駛後, 我再貼一本相簿回顧林口線...
回覆刪除很羨慕你的文筆...
很佩服你拍火車的功力,每一張背後都是辛苦守候得來不易的成果,箇中滋味想必是點滴在心頭
回覆刪除期待明年能看到你掌鏡下最完整的林口線回顧
讓我們共同努力,用不同方式為鐵道文物留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