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往淡水的路上盡是擁擠的車潮,走走停停,好不容易來到了紅樹林捷運站,拐入登輝大道後,甩掉一半車陣,再續行3公里,終於看到「往北新莊」的路標。打從這兒開始,我要帶你走一趟很有味道的旅程--101縣道,一塊去體驗三芝的好風情。
101縣道全長約17公里,它的起點在三芝鄉與台2線省道交會處。至於它的終點則在淡水鎮內;更精確的講,是在淡水鬧區「中山北路一段」尾;這段約2公里的市街仔,熱鬧非凡,曾經是淡水往北海岸的交通孔道,昔日編號台2線。81年7月後,「台2」頭銜讓給了剛完工的外環線(俗稱登輝大道),原路段則由101在水碓里的舊終點,續往南延伸編號。
當地的淡水客運習慣將101稱山線,台2線稱海線,這是因為101沿著大屯山麓西側而走,與貼著台灣海峽而行的台2線,殊途同歸。
從台2線右轉101,雖只有兩線道,但即便是假日,車子也不多。這一帶海拔約60至80公尺,駛在緩緩的上坡小道,路旁所見儘是蓊蓊鬱鬱的樹林,與錯落在田野間的農舍。不久,來到一處小聚落,這裡有國小、派出所、社區、店舖,舊名「水梘頭」。「梘」,是早年架設在此地溪流上的竹製導水管,用於引導山泉灌溉。今名水源里,與舊名頗有幾分淵源。
自此有一條「北3」鄉道,右轉蜿蜒入山,可經小坪頂進入台北市北投山區的復興三路與稻香路,是假日北淡公路塞車時的另一條捷徑。這條小路早年相當荒涼,處處可見軍事碉堡及古老的相思炭窯,甚至還是拍武俠片的天然場景。現在可不一樣了,由於這兒背倚900公尺的向天山,地勢較高,可遠眺淡水河口,近年來蓋了不少景觀別墅。只是這條路較狹窄,坡度又陡,開車得多小心。
101縣道旁的老厝(左)與擋在路中央的土地公廟(右) |
101縣道會經過水梘頭聚落,附近曾有個山泉水的水源,當地人稱「半邊橋」
|
「北3」鄉道地勢較高,可遠眺淡水河口的夕陽 |
百拉卡公路 處處有蝶影
十多年前,許多藝術家看中九份遺世孤立的風貌,紛紛遷徙到那兒尋找靈感;近年來,山城擁入大量遊客,超人氣的商圈,讓九份流失不少原味,於是,藝術家們開始另覓創作新天地。
三芝的好山好水,近年來已成了他們眼中築巢的理想國,這裡稱得上是全台藝術家密度最高的地方。「楓愛林」是從淡水方向過來,第一個藝術工作者聚集的社區。小小山莊可是臥虎藏龍,有雕刻的、拉胚的、捏陶的、作畫的、攝影的。這羣志同道合的鄰居,生活在自然怡得的環境空間裡,優游創作,與世無爭的胸襟,倒也豐富了三芝的人文采風。
過了「楓愛林」不遠,可在公路旁看到上百個蜂箱,這便是「興旺養蜂場」。主人蔡壽山先生繼承父親衣缽,經營養蜂事業相當成功,老婆和三個小孩對養蜂也很有興趣,全家一起幫忙。每年三、四月,為了讓蜜蜂能採集百花甜汁,主人都會用兩輛大卡車,載著五百多個蜂箱,遠赴南部採集荔枝及龍眼花蜜。
養蜂場除了有採蜜的圖片解說外,如果與好客的主人閒聊,還會聽到一些像是古早人為了防止蜜蜂外放一去不回,而在蜂箱上張貼符咒之類的「蜂」趣故事。當然,這裡的蜂蜜咖啡很獨特,別忘了嘗一杯,喝了不買也不必不好意思,主人絕不會像有的店家硬要強迫你買他們的產品,不過聽說來買的客人都是一些識途老馬喔!
北新莊是101中點,有101甲縣道與陽金公路連結,是沿線最大村落。早在清乾隆年間,即因位處淡水翻越大屯山區的輻湊之地,而形成新的街庄,舊名「店仔庄」。今名除保有「新莊」二字溯自聚落形成之涵義外,為了與新莊市有所區別,另冠以方位命之。此村位居大屯山麓西側山腳下,民風純樸,也是本省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先生的故鄉。位於村內的興華國小校園,有數棵百年老櫻,每逢初春,櫻花怒放,美不勝收。
101甲又稱百拉卡公路,建於民國26年,早期是軍用戰備道路,全線蜿蜒於海拔300至800公尺的大屯山區,是另一條通往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孔道。百拉卡是漢語「百六崁」的諧音,早期公路未開通前,這裡的先民為了方便來往,在陡坡上鋪了近160級的石階,故名。每年5到7月,山間的島田氏澤蘭、食茱萸等蜜源植物,吸引了許多青斑蝶與蛺蝶,使得這條山路處處有蝶影。
到了秋天,芒花飛舞,又是另番蕭瑟風情。途中的于右任墓園,松柏交柯,高亢的地勢,可遠眺三芝沿海湮波浩渺的景觀,這與于老臨終遺言:「葬我於高崗兮望故鄉」的心願,相當切合。
有名的大屯自然公園及二子坪蝴蝶花廊都在百拉卡公路上,由於這些景點大家多已耳熟能詳,就不再贅述,特擇坊間較少著墨的菜公坑山略述一筆。
菜公坑山,是一座標高838公尺的寄生火山,傳說是清代有位叫〝菜公〞的苦行僧來此搭結草庵修行而為名的。比起熱門的擎天崗或冷水坑,菜公坑山少了些許人潮,卻多了一份幽靜。
可將車停泊於大屯自然公園旁的停車場,然後由東鞍第一入山口覓徑登行,沿途林蔭夾道,不虞迷途,但部分石階因陽光不易透射而佈滿青苔,得小心濕滑。步行20分鐘即達山頂,可見一大一小能顛覆指北針的反經石,這兩顆含磁鐵礦的安山岩,由於會破壞磁場,故而出現這種奇蹟現象。此處還可遠眺小觀音山、大屯山及面天山等火山群,也可俯瞰北海岸風光,視野絕佳。自此再往前行,僅20分鐘即可下至第二登山口,對面即是遊客中心,全程相當輕鬆易行。
續行101,過了「北海福座」後,可見「圓山頂」路標,右轉入山,循「圓山草堂」指標便可來到另一處三芝藝術家落腳地----台北鄉城。「圓山草堂」是社區中唯一在假日有開放給遊客歇憩的藝術咖啡廳。男主人王昭權是位畫家,女主人陳佳慧是位陶藝工作者,他們夫妻倆憑著專業的創作理念,重新打造這個原本像個廢墟的家。
到這兒不但可以親近大自然,更可以打破以往只看得到藝術品,卻無法與創作者對談的現象。男主人說:「這裡一到冬天,外頭經常雲霧瀰漫,寒流來襲時,手足更是凍到難以作畫,必須生火取暖才行;創作的靈感,有時就是來自這種對大自然的親身體驗。」叫杯咖啡,與藝術家零距離的閒聊,讓我充分瞭解到「圓山草堂」每一幅畫作的心路歷程。
充滿歷史情境的三板橋
位於店子村與圓山村之間的大屯溪上游,有一座古樸石橋,名「三板橋」。由清道光年初同安人林永出資所建,是昔日先民於金山、石門、三芝運送茶葉、染料到淡水的要道。
整座古橋很巧妙的利用溪邊兩座安山岩大石做為天然橋墩,再於其上架設三塊大石板,歪歪曲曲,分成三段,走在其上,遙想先人辛勤奔波之景,不禁也教人發思古之幽情。
若沿著三板橋下的大屯溪畔山徑上行,則是極富原始風味的大屯溪古道。古道一路樹蔭遮天,植物林相豐富。不過沿線須涉溪數次,路程較長,難度稍高,適合有經驗的山友前往,且最好有嚮導帶路,以免迷路。
回到101縣道圓山頂路口,如果往左轉入「北7」鄉道,沿著山林小徑一路下坡,可來到「阿富農場」和「番婆林花園」。這兩處農場共用同一個出入口,去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鄭家兄弟所共同經營。
老哥鄭重富的「阿富農場」,專門醃漬農產品。百年老厝裡放了各式瓶罐的菜心、冬瓜等手製醃漬品,很有阿嬤的味道,其中的百香果鳳梨、木瓜百香果,口味絕佳。
小弟鄭重修熱衷於花卉栽培,田野間或溫室裡儘是五顏六色的花海,特別是彩色海芋相當受寵。除了可現採鮮花外,各式造型的玩具南瓜,也深受小朋友喜愛。而這裡的山藥和茭白筍,品質更是好。香Q的山藥湯圓,則是許多遊客離開番婆林前,不忘多帶幾盒的搶手貨喔!
整條101附近,其實還有幾處類似「番婆林」的休閒農園;像是「地利」的香菇、山藥;「登旺」的賞石、盆栽;「阿助伯」的南瓜、茭白筍;「上青」的雪松、睡蓮;「三芝紅龍果」的西瓜園、火龍果。這些都是三芝鄉農會近年來積極推動休閒農園的豐碩成果。
三芝休閒農業興盛,連路燈都有西瓜標誌 |
八連溪 北台灣最乾淨的溪流之一
八連溪是三芝鄉境內最長的溪流。相傳在乾隆年間,汀州府永定縣人江慶玉等八戶人家,移居溪旁墾殖,戶戶相連而得名。未遭污染的溪水,清澈見底,毛蟹、溪哥不少,更有農家引水養殖鱒魚。上游溪谷,深秋楓紅,當地人稱「紅葉谷」。下游則有個「埔頭親水公園」,一路欖仁樹相伴,是戲水消暑的好去處。
八連溪52號江宅已有120年歷史,其外圍還有個水車間遺址。當地耆老告訴我,早期村民將石頭砌成的渠水道架高後,會利用高低落差來驅動水車發電,以供碾米、製茶等農務用,可惜老水車已不復見(近年已在原址復刻重建),不然會是相當珍貴的文化遺產。
在八連溪上游還有一處最近才新開張的「八連溪教育農園」。園裡種植的蔬菜和水果,沒有農藥污染,一切講求回歸自然。這裡不但可休閒泡茶、賞鳥垂釣、欣賞花卉,還可品嚐有機蔬果,很適合全家親子遊。
假日賞櫻,不一定要上陽明山。數年前曾衝著花季到那兒朝聖,絢麗的花海的確教人嘆為觀止,然而擁擠的人潮車陣,卻也成了無可避免的夢魘。位於三芝八連溪谷的青山路,沿著大屯山腰闢建而成,是我極力推薦的賞櫻景點。開車從淡水端的101縣道往北新莊方向前進,過了「北海福座」後,可見「圓山頂」路標,右轉入山,打從這兒起,櫻花便開始夾道怒放,將翠綠的山林點綴得繽紛耀眼。一路曲徑通幽,難得見到幾部車,沒有人聲廢氣喧擾,只有鳥語天籟相伴,真是個幽靜絕美的賞櫻佳境。
八連溪埔頭橋親水公園,常有遊客來此戲水消暑 |
農家引水養殖鱒魚 |
「北11」鄉道旁的水圳 |
八連溪52號江宅有個水車間遺址 |
青山路上的櫻花 |
櫻花夾道怒放,將翠綠的山林點綴得繽紛耀眼 |
曲徑通幽,難得見到幾部車 |
造訪木屐寮 驚見木炭窯
曾聽鄉公所的朋友說,三芝木屐寮農庄是當地頗富特色的休閒景點,那兒有個早已式微的木炭窯。這使我懷念起小時候,在阿嬤家生火燒炭煮食三餐的情景。
木炭窯就在農庄後方山坡上,沿著蛇木步道而行,兩旁生態豐富,相思樹和筆筒樹成林,蝴蝶和鍬形蟲也不少,是小朋友觀察大自然環境最好的教材。
外型酷似饅頭的窯體有兩扇門,大門放相思樹枝等生柴和木炭,小門則是燒炭用的爐口。茅草覆蓋的屋頂,更添懷舊味。聽庄主解說燒窯過程,前兩週爐火一直燒,然後封窯、熄火、冷卻、開窯,製炭全程須三週,實在艱辛。
庄主吳春發先生曾任海霸王行政總廚,因此來這裡,可別忘了品嚐窯主的拿手料理,這兒的碳烤綠竹筍與東坡肉是招牌菜。
101起點是三芝鄉治所在地。三芝,舊稱「小基隆」,往昔是北台灣平埔族「小雞籠社」分佈地,因與「大雞籠(今基隆)」對稱而為名。光緒年間以「雞籠」二字不雅,而改為「基隆」。至於「三芝」一名,則來自舊年代行政區芝蘭三堡,取其堡名「芝」與「三」倒換而來。
三芝農產品遠近馳名。春、秋兩季有大屯山區的箭竹筍;五、六月有北新莊高冷地的高麗菜;七、八月有肉質鮮紅的西瓜;九月至翌年一月有山藥;十、十一月有白晰鮮美的茭白筍;端午前後還有酸甜可口的楊梅。三芝市街仔媽祖廟前,上午市集均可買到上述時令農產品。每年十月,鄉公所還會舉辦「茭白筍節」,喜歡嘗鮮的朋友可別錯過了。
來三芝,當然得去看看綿延不絕的梯田風光。其中又以「北15」鄉道附近的橫山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久遠,過去種水稻,現多改植茭白筍。最特別的是,橫山國小附近有農夫將梯田闢為蓮花田,種了一些香水蓮。近來,有不少瀕臨絕跡的台北赤蛙獨鍾這片土地,入夜後蛙鳴四起,這窪沼澤溼地已經是北台灣的一塊瑰寶了。
而在「北18」鄉道接近內橫山一帶,還有一條長約2公里的木棉道。如逢四月天花開季節蒞此一遊,則美景當前,走來相當愜意。
「北15」鄉道可接往富基漁港,快接近石門附近可望見大海
|
「北15」鄉道在橋頭一帶的田園景觀 |
「北15」鄉道旁的梯田種的是筊白筍 |
美麗有致的橫山梯田 |
將梯田闢為蓮花田 |
蓮花田的主人阿石伯在此復育台北赤蛙 |
這窪沼澤溼地已經是北台灣的一塊瑰寶了 |
喜歡藝文風味的朋友,可考慮到「三芝農會倉庫」和「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走走。昔日屯積米糧的老倉庫,原本面臨拆除命運,幸好在有心人士巧思下,注入了新活水,變成一處生活藝術空間。一號倉庫作為農業文化館,結合在地農產和藝文資源,不定期展出三芝藝術家的作品。二號倉庫則為遊客休憩中心,在裡頭喝咖啡、用餐點,不但有古樸的農莊氛圍,又有濃濃的藝文氣息,感覺相當棒!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則是國內第一座專業布袋戲館,展出了國寶級大師李天祿老先生身前所收藏的珍貴文物,其中還包括了日據時代的木偶,法國學生手製的西洋戲偶等,想深入瞭解掌中乾坤的布袋戲文化,這兒不會讓你失望。
文物館所在的「芝柏山莊」,近年來進駐了不少藝術家,有「小蘇活」之稱,讓三芝的人文氣息更為豐沛。而人文薈萃的三芝,更是出了不少名人,除了之前所提的杜聰明先生外,還有享譽國際樂壇的江文也先生,致力於民主運動的盧修一先生,及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先生。而李前總統的故居「源興居」,過去遊客興旺,如今門庭冷落,少了人聲雜沓,古厝重返寧靜,風情反而更勝往昔。
如果說淡水是大家閨秀,那麼隔鄰的三芝就是小家碧玉了。看完這篇對三芝多樣風情的旅遊手札後,你可能會一改以往對她的單調印象吧!這個離台北都會區不遠的北海岸小鎮,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好山好水,這一切就等你來親身品味囉!
二號倉庫裡頭可以喝咖啡、用餐點 |
因為有李登輝前總統的故居「源興居」,三芝才得以出名 |
三芝鄉間有許多造型特殊的老古厝 |
【本文初版曾刊載於《主計月刊》2003年第575期,2003-11-01,中國主計協進社;全彩增補版另刊載於《台灣月刊》2004年五月號,並收錄於《台灣風土特色旅遊》專書,2004-12-01,台灣省政府;「木屐寮農庄」主題版則刊載於2003-08-07/中國時報/旅遊周報;「青山路賞櫻」主題版刊載於2004-03-18/中國時報/旅遊周報】
=========================================================== =========== ========
Inspiration
三芝,俗名「小基隆」,至少在我唸小學的1970年代初期,還保有這樣的稱呼。會對這個舊地名有印象,緣起於小時候常到北海岸的白沙灣海水浴場弄潮,從台北搭火車到淡水後,還得轉公路局前往,當年公路局就有一條叫「淡水至小基隆」的路線;那時我雖知沿北海岸的台2線(昔時編號102縣道)可一路通到基隆,但卻也因此誤以為「小基隆」離基隆應該很近,直到後來才知它是指三芝,緊臨淡水北側,離基隆可還有4、50公里之遙呢!
相較於鄰近淡水新市鎮的不斷開發,三芝則仍是一派田園風貌。其實,在早年台2線還未拓寬前,它只是個毫不起眼的小鄉鎮,最著名的梯田景觀也因深入丘陵內地而鮮有人專程造訪,多數旅人總是匆匆路過,他們要前往白沙灣、石門洞,甚或更遠的金山、野柳,那是70年代國民旅遊剛萌芽時,北部人相當熟悉的熱門路線----「北海岸一日遊」;三芝嘛,多半就直接給它跳過了。
直到1988年,那兒出了台灣第一位本土總統,從此聲名大噪,不僅傳統農家開始轉型走休閒風,這裡獨特的環境也吸引許多藝術工作者進駐,連境內過去多達20餘座引水灌溉的老水車,也從凋零消逝後再度被復刻重現,加上蜿蜒於林間的鄉村小道經鄉民多年美化栽植後,一躍而為北部知名的賞櫻花道;三芝遂成了幸福桃花源。
這篇舊作是我在2000年期間多次探訪三芝的一些旅遊心得。會以101縣道為主軸,主要還是因個人偏好以人文情懷的角度去探索地方風貌。當我知悉三芝鄉位居大屯山系西北面,多屬山巒起伏的丘陵地形時,便對當地的梯田、水源、聚落與大屯火山群之間的演化關聯性產生了興趣;而101沿著大屯山腳而行,研判縣道兩側勢必蘊藏著豐富的史地文化,於是透過地方文獻記載,使得我對三芝的旅遊觀點似也稍稍迥異於他人,例如,我曾探尋了三芝橫山梯田旁廢棄的製茶廠(丘陵係由火山熔岩堆疊而成,先民利用這樣的地形闢建梯田來栽作茶樹),八連溪附近江宅用以磨米的水車遺址(火山熔岩流過的路徑形成此地多條獨立水系,先民以水車產生動力),淡水忠寮里一帶以安山岩打造的石頭厝等(以火山噴出岩漿後經冷卻形成的堅硬岩石當建材);反倒是晚近網路盛傳的特色創意商店,像是「三芝小豬」、「邊界驛站」、「煙燻小棧」、「Pizza Olmo」等美食小舖,我至今尚未光顧,找個機會再去瞧瞧。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前曾因探訪桂花樹聚落而迷路於鄉野小徑,卻無意間找到了知名詩人李魁賢位居石牆仔內的三合院老宅,當年正在整修,如今已開放民眾參觀,並提供咖啡與餐飲(鄉土美食),去年歲末曾到那兒用餐,環境甚為清幽,可謂是古厝再活化的最佳典範。
文末附了一張導覽圖,那是2003年當時的資訊,陳舊了些,建議出門前先上網確認是否有異動;我深信三芝在歷經十多年後,應當還有許多我所不知的新景點沒有標示在這張地圖上,這些新景點或許您已去過多次,也請不吝來函與我分享。
一覽大作,好生佩服。未知老友文筆,竟是如此浩瀚莫測;至所見所聞,實為弟所難及。國枏 拜筆。
回覆刪除能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紀錄並分享給好友是很美好的一件事,謝謝你
回覆刪除很像在看一部介紹鄉土風情或知性旅遊的節目,恍神間,似聽見熊主播慢調溫厚的聲音,細說三芝,很有畫面。pp
回覆刪除個人很喜歡大屯山西麓的一些小聚落
刪除在已經高度開發的北台灣難得還能見到保有一絲原味的小地方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