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青山綠水繞新店 飛瀑熱泉擁烏來(烏來篇)


本文以新烏公路為主軸,介紹新店、烏來的好山好水。由於全文對這塊土地的人文歷史有較多著墨,稍嫌冗長,乃分上篇與下篇分次刊載,上篇已先介紹新店,本篇再介紹烏來。

走一趟加九寮步道  上一堂自然生態課

  新烏公路過上龜山橋後,便沿著南勢溪東岸直抵烏來,各家溫泉招牌也開始一路向遊客揮手。在過「栗子園」站牌1公里處,道路左側會看到一處廢棄的隧道,長僅5公尺,這是以前的「番界」,也是早年新烏公路唯一的隧道。北口昔日題有「烏來勝景」四字,現已消失;南口則有當年的行政院長陳誠先生題了「復興」二字,今仍依稀可見。

  車過忠治村再行約2公里處,可見一「紅河谷」往右行的指標,這個三十年老字號的景點,係因南勢溪谷上游受烏來欄水壩阻檔,水位遽降,崢嶸的巨石裸露河床,有如美國西部民謠「紅河谷」裡渾沌未開的意境。附近的加九寮溪谷,有許多年輕人,利用河床中傾斜的岩面,當成天然滑水道,雖然清涼刺激,但潛在的危險性也高,來此一遊,宜注意安全。

  如果不下溪床,則在過一彎黑色吊橋後,便來到近年才重見天日的加九寮步道(近來邊坡坍方、路況不佳,出發前請向烏來區公所確認是否有開放)。這條步道原本是條廢棄多年的台車道,現在成了枕木與碎石鋪成的森林步道,走來愜意又懷舊。

  步道兩旁盡是高聳的林木,除了姑婆芋、筆筒樹和蕨類植物外,鳳蝶、蜻蜓、黑蜘蛛和小樹蛙,也輕易可見。沿途山澗飛瀑,還會穿過一處舊台車隧道。清晨霧氣未散,山谷煙嵐繚繞,有如置身在夢幻般的情境裡。步道全長2.1公里,50分可走完,終點接上烏來環山路。


這支站牌告訴我們,這裡以前種了不少栗子

現在不種栗子,改藏金子了(石牆內為文園營區)

神秘禁地----文園營區,裡頭有個山洞,是中央銀行收藏黃金的保險庫

新烏公路舊道唯一的「復興隧道」

公路緊臨南勢溪而行

兩家績優股?「日月光」PK「台雞店」;不過,正牌《日月光》最近還真的快「泡湯」了

新烏公路往加九寮步道得由這兒右切

加九寮景觀大橋

驚險的加九寮吊橋,目前已封閉

加九寮步道是廢棄多年的台車道舊跡

走來愜意又懷舊

加九寮步道不長,很適合像我們這群「肉腳」來


烏來泰雅山地鄉  山珍美食風味香

  烏來是台北縣面積最大的鄉,也是唯一的泰雅族山地鄉。傳說是原住民在狩獵時,忽見溪邊煙霧裊裊,一探究竟才發現有滾沸的熱水自岩隙冒出,於是眾人驚呼「kirofu-ulai」。 「kirofu」是泰雅語「燙」的意思;「ulai」則意涵危險、小心的警語。雖然泰雅語並無「溫泉」這個詞彙,但經過比喻及轉化後,實則也是溫泉之意。久而久之,烏來也就成了今天的地名。所以說這兒是溫泉的故鄉,也真是實至名歸了。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具多種特色的民族,許多媲美希臘羅馬神話的傳奇故事也不斷流傳下來,僅就其中的「黥面」典故略帶一筆。傳說在上古年代,深山裡有一塊巨石,有一天忽然迸裂出一對姊弟來,他們一路相依為命直到成年,後來姊姊想到傳宗接代的事,想與深愛的弟弟結婚生子,但弟弟顧忌兩人血緣太近而遲未答應,於是姊姊便忍痛在自己臉上刺青,讓弟弟誤以為她是別人,於是泰雅族羣才得以如此繁衍下去。

  刺黥,代表著已成年,也是一種榮譽的標記。因為男人要出草獵人頭,女人要學會織布,才能刺黥。也因此,泰雅族男人以強悍著稱,女子的織布手藝也冠於其他各族。如今,黥面文化早已絕跡,原本也快失傳的泰雅編織,近年來在文史工作者的努力與鄉公所的輔導下,漸受重視。喜歡買紀念品的朋友,不妨到瀑布街上的店家尋寶,從手織帽到手機袋,300元上下,就可以把原住民的風情帶回家喔!

  烏來老街雖不長,但山地美食卻不少,除了溪蝦、溪魚外,春天有箭竹筍,夏秋有絲瓜。「泰雅婆婆」集泰雅美食之大成,是老街上唯一由原住民開的小吃店,香軟滑嫩的月桃飯和甜甜香味的芭蕉飯,別的地方還不容易吃到。已有30年歷史的「環山包子店」,梅干菜肉包相當搶手。烏來街129號的小米麻糬,則採現點現做,口感不錯。135號的冰溫泉蛋,是用溫泉調配滷汁,浸泡兩天後再放入冰箱,蛋黃呈半透明水晶狀,吃起來又涼又Q,相當特別。過攬勝橋右側,在「花月溫泉館」對面有一攤蚵仔麵線,早上賣完就收攤,晚來的向隅者不少。

看到這些塑像就知道烏來不遠了

行駛新烏公路的新店客運849公車

充滿泰雅圖騰的烏來商圈(左)與烏來發電廠(右)

烏來老街

「泰雅婆婆」集泰雅美食之大成

冰溫泉蛋是許多人喜歡嚐鮮的特產

烏來觀光大橋

新郎背新娘,處處可見泰雅族風味

烏來風景區門票

戀戀溫泉鄉  人間仙境泡好湯

  無色無味的烏來溫泉,屬鹼性碳酸質,溫度高達85度C,泉質居本省之冠,可惜當地原住民不擅於行銷,致以往知名度不如北投和陽明山。直到近年來,泡湯文化蔚為風潮,北投等外地業者紛紛來此投資興建溫泉飯店,才重新帶動這個歷史悠久,但也曾經黯淡過的老風景區。

  烏來溫泉館近三十餘家,大致集中在四處。第一處在新烏公路沿線到堰堤一帶,較具特色的有四家;「巨龍山莊」以茶餚餐點起家,半露天的浴池有日式風味;「璞石麗緻」走極簡風格,頗有幾份禪意,是烏來人氣頗高的溫泉會館;「岸之湯」(近年已易名「山之川」)則提供泡湯後,在南勢溪畔用餐的浪漫風情;「春秋烏來」(2011年已易名「馥蘭朵烏來」)很有巴里島風情,黑色石板岩及觀音石打造的湯屋,走的是高品味與高價位路線。

  第二處在烏來老街一帶,最具代表者,當屬強調百分之百原湯及養生功效的「小川源」與「國際岩湯」這兩家,講求泉質的內行人,有口皆碑。

  第三處在桶後溪沿岸,位於清溪峻谷間的「烏來名湯」,開張才一年,擁有類似中部谷關溫泉的環境和住宿品質,喜歡泡湯的人又多了一些選擇。

  第四處在環山路與西羅岸路一帶,此處地勢較高,多以遠眺山林景觀為賣點,惟設備水準不若山下堰堤一帶的溫泉會館高;較具特色者有「美人湯」,以女性為訴求,融入芬芳的精油,營造慵懶詩意的風情;「雲頂」則有清幽的環境與別墅型湯屋;「泰雅,達利」的景觀套房可一邊泡湯一邊倘佯於高山峽谷;這三家均屬中價位,較適合全家渡假住宿。如果要選擇大眾化價位,不妨到「沙力達民宿」,除了泡湯,女主人一雙巧手料理的泰雅美食,更是教人讚嘆不已。

  至於溫泉源頭附近,則有免費露天泡湯池,一在攬勝橋西岸右側,一在烏來發電廠下方溪谷。熱呼呼的溫泉,混著清涼涼的溪水,儼然是天然三溫暖;只是溪邊的安全問題要多加留意。

  附帶一提的,在西羅岸路深山裡還有一處原本是私人果園的「烏來生態農場」,雖然此處沒有溫泉,但野生動植物頗多,來此還可體驗泰雅先民的生活智慧與文化。由於農場大、人手少,欲前往一遊,最好先與場主電話約定時間。


堰堤一帶的溫泉會館走高級路線

攬勝橋西岸是溫泉源頭,可望見免費的露天泡湯池

環山路上由原住民開的溫泉餐廳

環山路上的溫泉會館多以山林景觀為主

烏來溫泉標章

輕便小台車  搖擺入山林

  烏來台車歷史久遠,原本是日據時代運送木材的一種輕便車。早期台車道除了福山經信賢、烏來、龜山、廣興遠達新店外,另在孝義至烏來間亦築有一條。台車軌距才545公厘,比起台鐵的1067公厘,真是小巫見大巫!

  新烏公路開闢後,台車道陸續拆除,只保留今天烏來到瀑布約2公里這一段。以前的台車全賴人力推進,往瀑布端是上坡,萬一碰到下雨天,車輪容易打滑,常見遊客必須下車一起幫忙,備極辛苦;瀑布回來是下坡,一路風馳電掣,剎車時則以木棍摩擦後輪以降低速度,所以又稱手押車。由於手推台車相當吃力,因此高個兒和大胖子的遊客泰半不受歡迎,這也衍生出台車工選載客人的糾紛不斷,直到1974年,台車改為機動化後才解決這種問題。而林務局更於1987年在瀑布終點站開鑿迴車用小山洞,以取代原本的轉車盤,節省不少候車時間。

  六O年代,台車票採三聯式,台車工憑其中的一聯領取工資。有趣的是,這張工資聯還可以當貨幣在流通,拿它向商家購物賒帳或是拿到牌桌上當賭資,都不成問題,因為只要等到發放工資的那天,即可兌換現金,不怕跳票。後來因為使用過於浮濫,引發不少爭端,最後便消聲匿跡了。


台車烏來站

烏來台車堪稱是台灣經營最早、歷史最久的蹦蹦車

台車瀑布站

迴車用的小山洞,乘客會跟著一起坐進去再下車

烏來台車票

雲來飛瀑百尺簾  騰雲駕霧遊雲仙

  烏來瀑布聞名全省,源自大保克山的小溪,高約八十公尺。十丈飛虹,如萬馬奔騰,舊名「雲來之瀧」,意指這裡山勢高聳,經常雲霧彌漫,飛瀑宛如自雲端奔瀉而下。近來北部乾旱嚴重,有人擔心瀑布會枯竭消失;不過,在地人說,南勢溪谷森林茂密,雨水長期涵養在森林裡,水源始終汩汩不絕,安啦!

  瀑布上端是台灣目前最資深的民營遊樂區---雲仙樂園,開幕至今已邁入第三十六個年頭。前往樂園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象徵烏來觀光的空中纜車。纜車兩端月台落差165公尺,行駛距離380公尺,行駛時間3分鐘,16輪雙索交式電腦全自動控制。2003年6月,第五代纜車才全新換索,車廂也彩繪成「翡翠樹蛙」和「泰雅紋面」,展現出烏來人文景觀的特色。到烏來搭纜車,體會騰雲駕霧的感覺,是難得的旅遊經驗。

  雲仙樂園曾經叱吒一時,然而近年來卻逐漸為人所淡忘。事實上,整個樂園除了一些兒童遊樂場等機械式設施外,大半地區則是依著山勢而設的步道。您會訝於這兒的生態竟是如此豐富,高大的樹林、成羣的野鳥,以及入夜後的螢火蟲,恐怕都是您過去從未注意到的。

  如果選擇三月遊烏來,當紅的便是滿山遍谷的櫻花。這裡的櫻花以吉野櫻為主,少數為富士櫻,皆自日本移植而來,位於環山路上方,那魯灣飯店與纜車公司中間石階步道的頂點,有一塊「鷹乙千株櫻」的石碑,上面記載著1973年,中日親善協會常任理事伊籐鷹乙先生,捐贈日本名種吉野櫻一千株的事蹟。這裡的吉野櫻與阿里山是同一品種,但較早開花。目前,鄉公所已在新烏路、環山路、福山公路沿線遍植櫻花,每年一至三月的櫻花祭活動,已成為烏來觀光的壓軸好戲。

  瀑布附近則有台灣野山櫻。受氣候影響,這裡的櫻花雖會結果,但顆粒小肉質不佳;倒是山櫻花的樹皮,有許多原住民會利用它來製作配在腰刀上的刀鞘「箍」子,他們將櫻花樹枝鋸成數節,再將外皮與木質中間的軟層挖除,取下樹皮後吹乾,經自然收縮便將鞘板緊緊箍住,泰雅族人的生活智慧,從這一點就可看出。

瀑布商店街

在陽光照射下,瀑布中段會出現彩虹光環(左)

纜車凌空而過

櫻花祭,已成為烏來觀光的壓軸好戲

雲仙樂園入場券

買入場券送貝珠壹顆,很典型八0年代的行銷手法

目前雲仙樂園已轉型以自然生態景觀為主

悠遊娃娃谷  蟬韻蛙鳴滿山谷

  由瀑布區的「北107」鄉道沿南勢溪往山裡頭走,碧水長流間形成綺麗的峽谷景觀。這條路是利用早期台車道所拓建,途中會經過一處舊台車隧道,還會看到一座黑色吊橋,這座吊橋是以前道路未通前,到娃娃谷必經之地。

  行約3公里先到信賢村,再行12公里可達台北縣最南端的福山村。走訪這兩個山地部落,當可感受泰雅族人與世無爭的生活步調。信賢舊名「蘭吼」或「蚋哮」,皆音譯自泰雅語「raho」,意指茂密的森林。福山舊名「李茂岸」,按泰雅語「mangan」是指河川曲流地,因該村位居南勢溪與大羅南溪匯合之曲流處,漢人以「limogan」譯之。這些極富泰雅風味的原始地名,饒有趣味;筆者詢問當地居民,對於今名之涵義為何?他們也答不上來。有本有源的地名,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符號,它等於是一個地方發展史的脈絡血緣,如今卻被改成這般俗不可耐,頗為可惜。

  信賢村民多以種植香菇、地瓜維生。村內有個「内洞森林遊樂區」,「內洞」一名也不如他的別名「娃娃谷」來的好聽。以前這兒仍屬山地管制區,路況又差,猶如是塊處女地,是許多露營族夢寐嚮往的世外桃源。當時有一團登山隊夜宿溪畔,發現山谷裡青蛙數量極多,陣陣蛙鳴,宛若是天籟組曲,便稱此地為「蛙蛙谷」,後來輾轉流傳成名稱響亮的「娃娃谷」。

  此地海拔230至800公尺,屬新店溪上游集水區,擁有森林、瀑布、水潭、溪流等天然景觀。由於區內峰巒疊嶂,步道旁不但有鳥巢狀的山蘇,一大簇一大簇高掛樹上,還有數量頗多的毬蘭花,不時飄來陣陣清香,開成一束的小白花,攀附在潮濕的樹幹上,相當耀眼。清流漱石的環境,更使得這裡棲息了不少樹蛙、灰蝶和溪鳥。水中也可看到原生的台灣苦花等魚類,悠遊其間。豐沛的內洞溪水,自頂層溪谷一路沖瀉而下,形成難得一見的三層瀑布,激發的水氣,挾帶大量陰離子,結合樹林裡的芬多精後,教人頓覺神清氣爽。

往內洞途中會經過一處舊台車隧道(左),還會看到一座黑色吊橋(右上)

「内洞森林遊樂區」入口,自此開始搭「11路公車」(靠雙腿徒步)

下層瀑布(左)與中層瀑布(右)

上層瀑布

內洞是許多主計人熟悉的必修景點

同一班受訓(統計養成班),就要去個好幾回

隔了兩年,不同班受訓(幹部訓練班),還要再朝聖一次

內洞瀑布路線圖

到福山  與黃角鴞有約

  如果要深入福山部落,則必須在信賢派出所準備好身分證和十元辦理乙種入山證。地處邊緣的福山,平日除了登山客與釣客外,遊客稀少,喜歡生態野趣的朋友不妨來此一遊。

  進入福山部落後,遇往左側岔路往下走,過福山一號橋,右側山壁旁便是哈盆古道入口。哈盆是泰雅語「開闊」的谷地。哈盆素有「台灣亞馬遜森林」之稱,極具原始氣氛,是北台灣著名的中級越嶺路線,可同時享受登山、溯溪、健行、露營、釣魚、抓蝦的探險樂趣。筆者唸大學時曾與友人欲走一趟哈盆古道,不過當年路況奇差,從烏來走到蘭吼,早已兩腿發麻,加上老天爺不賞臉,才到娃娃谷就鎩羽而歸。現在方便多了,自烏來開車只須四十分即抵福山。古道中途昔日還有個「白雲山莊」,很飄逸的名字,然而它卻只是個破損不堪的農舍,聽說現已人去樓空,但那四個字卻代表著當年這羣拓荒者開墾的精神。

  這條古道自福山入,經福山植物園,由宜蘭雙連埤出,全長約30公里。清澈見底的溪水,使得這兒的台灣馬口魚數量豐碩;當然,沿途蛇類、山豬、竹雞、山羌、台灣彌猴、穿山甲、白鼻心等野生動物也不少,而溯溪最怕的螞蝗,更不時會上身咬人,因此,哈盆越嶺並不輕鬆,最好要有完善的裝備及登山團體帶隊。目前農委會已將該區列為「哈盆自然保留區」,欲前往者除了要辦甲種入山證外,尚須事先向福山植物園提出申請。近年來,烏來鄉公所將該條古道的前一小段,開築修建成「卡拉莫基」登山步道,讓一般民眾也能親身體驗泰雅先民昔日狩獵的足跡,這段步道尚未進入自然保留區範圍,故可自由進出,全程約2.5公里,1小時可輕鬆走完(近來亦有坍方落石情況,出發前請向烏來區公所確認是否有開放)。「卡拉莫基」並非泰雅語,而是日語「有錢人」之意;日據時期,日本警察為了鎮壓原住民,在偏遠的福山村設立駐在所,因此村內仍留有這樣的日語聚落名。「卡拉莫基」所透露的人文歷史意涵,正是殖民統治年代泰雅族坎坷命運的寫照。

  福山也有數家當地人開的民宿,設備稱不上豪華,卻都有濃郁的泰雅風味。「嘉麥山莊」就是取自莊主的泰雅名字,如果投宿那裡,可別忘了向莊主挖些原住民的神話故事回來。「阿旺小吃」的山胡椒,以一種名叫「馬告」(Magau)的傳統泰雅調味料,搭配各式野菜,相當受歡迎。「福山養鱒休閒農場」則以養殖虹鱒、鱘魚、苦花為主;據說這裡是台灣唯一生產魚子醬的地方。魚子醬就是鱘魚的卵所製成,珍貴的美國白鱘還是場主7年前自美國引進,身驅長如一個人。最有趣的是,農場入夜後都會有瀕臨絕種的黃角鴞(俗稱貓頭鷹),光臨魚池偷吃魚。場主不但不將牠驅趕,還很高興有這位不速之客造訪。夜宿農場與黃角鴞有約,是福山生態旅遊最佳的節目。


我們常從宜蘭入山的福山植物園,行政區域其實在烏來境內的福山部落

福山部落可看到標示舊名「李茂岸」的路標

「福山養鱒休閒農場」內的大鱘魚

福山部落極富泰雅風味

傳承泰雅文化的工作室

漫步桶後溪 聆聽溪潺鳥鳴聲

  烏來山區共有三條泰雅先民遷徙的越嶺古道,除了前述的哈盆外,尚有福巴及桶後兩條。前者從福山越過北桃縣界拉拉山,到桃園的巴陵;後者從孝義,沿著桶後溪,越過北宜縣界烘爐地山,到宜蘭的礁溪。由於全境皆屬山地管制區,路途遙遠,已非一般大眾化路線,故不再贅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桶後越嶺古道前段的孝義至桶後營地,是許多房車玩家的旅遊景點(少數房車涉溪破壞生態的粗暴行為應予強烈抵制),這條桶後林道行經之處,曾是泰雅族人神秘的獵場,原始又粗獷,附近也有日據時期的伐木遺址,現已人去樓空,這些都是古道探勘者不容錯過的歷史場景。

  至於烏來至孝義間,則是北部低海拔山區有名的賞鳥聖地,曾被觀光局列為「台灣十大國際賞鳥區」。賞鳥路線從烏來派出所出發,過水泥橋後左轉,左側即桶後溪,經烏來國小、國中旁階梯,上坡經公墓再繞過台電舊宿舍,下坡到迷你谷山莊,全程連佇足賞鳥約須3小時。由於桶後溪藏僻於原始叢林裡,多樣的河川地形使得魚蝦和水生昆蟲頗多,再加上少有人為干擾,這兒便成了溪鳥的王國,較常見的有鉛色水鶇、紫嘯鶇等。而溪岸兩旁山勢陡峭,林相豐富,也吸引許多低海拔鳥兒飛來,像是五色鳥、紅山椒都是常客。過了秋天,更有一羣來此避寒的鳥類報到,所以也看得到朱鸝、台灣藍鵲,因此每年九月到次年一月是賞鳥最佳季節。

  本文並不是一篇單純的旅遊報導,而是我把近三十年來多次遊走新店、烏來的一些觀察手札,重新整理後,拉雜成篇。或許您對這兩個地方的景點已經玩過好幾回了,建議您,換另一種心情,從「人文典故」與「自然歷史」的角度舊地重遊。如果能帶領大家按圖索驥走一趟不一樣的深度之旅,那麼,這篇文章就算是野人獻曝吧!


進入老街前,左切往桶後的小路其實是台9甲省道,路幅窄小

沿著桶後溪的賞鳥路線

台電舊宿舍,不知今安在

桶後溪秀麗的山水頗似中橫公路風光

烏來山區是賞鳥人的天堂

桶後林道有入山管制(左),中途路邊就可見到桶後瀑布(右)

孝義社區有一棵巨大的「鋸葉長尾栲」古木(左)

桶後溪藏僻於原始叢林裡

所見盡是山水自然風貌

潭水碧綠如翡翠

孝義苗圃空氣好




【本文曾刊載於《主計月刊》2004年第577期,中國主計協進社;全彩增補版另刊載於《台灣月刊》2007年十二月號,台灣省政府;「烏來台車舊時路、回首悠悠無盡處」主題版刊載於《鐵道旅行》2002年第6期,人人出版公司;「烏來『鷹乙千株櫻』碑」主題版刊載於2003-09-30/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Inspiration
  
  延續上一篇,新烏公路進入了烏來山區。
  
  南勢溪自此一路相隨,兩旁高山夾峙,多為雄渾的峽谷風光,迥異於之前新店至龜山雙溪口水域寬廣的新店溪;這樣的地形也造就了烏來山區大大小小的瀑布景觀,較著名的有烏來瀑布、信賢(內洞)瀑布、烏紗瀑布、阿玉瀑布、蘭吼(五重溪)瀑布、桶后瀑布等;而還有一些由山澗急流所形成的不知名小瀑布,則是在連續大雨過後才會現身。

  至於溫泉,則與地質有關。形成溫泉的熱源,通常可分為火山性與非火山性兩種,烏來附近並無火山群,而是源於地底的岩層深處蘊藏著豐富地下水,泉水長期受高溫、高壓作用,在岩層折皺帶找到了縫隙通路(南勢溪旁),湧出地表後成為溫泉。眾所周知,日本人酷愛泡湯,台灣的溫泉也大多在日據時期才漸漸被開發;然而,多數溫泉卻都是在更早由原住民所發現,也因此,現今一些溫泉勝地仍保有原住民語文的意涵,如「烏來」在泰雅語是指滾燙的意思,「北投」原意是指女巫。

  如果要問:「一提到烏來,您會先想到什麼?」或許,這問題在不同年代提問,答案可能也不一樣;五O年代應該是山地歌舞、瀑布,六O及七O年代換成了台車、纜車,到了八O年代,想必多數人會遲疑一陣還說不上來,而九O年代迄今,主角肯定是溫泉、櫻花;我會這麼說,其實與烏來觀光發展的興衰歷程有關。

  早期的烏來屬山地管制區,外地遊客均得在今新烏公路上的忠治村入山檢查哨辦理登記,1951年為配合政府開放觀光,撤銷入山管制。不過,開放初期,烏來的觀光賣點著重在原住民文化,整體水準尚未提升,除了山地歌舞外,大抵是販賣如山豬、山羌、香魚、鰻魚、穿山甲等山珍野味的商店食堂居多。

  1967年,全台第一座空中纜車誕生,帶來了大批觀光人潮,這也迫使台車由單軌加鋪成雙軌,1974年更由原本的人工手推改為動力牽引。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1979年翡翠水庫開工,位於南勢溪的烏來被劃為水源保護區,開發受到了限制。八O年代起,烏來像是進入了冬眠期,遊客人數大幅下滑。其實,受保護未嘗不是件好事,大地有了喘息機會,烏來的美可以美得更自然,可惜,當時國人的生態旅遊觀念還沒形成主流。

  直到上個世紀末,烏來最原始珍貴的天然資產----溫泉,居然在沉寂四百年後,一夕間被大量開發;諷刺的是,投資泡湯產業的財團,居然都不是在地的原住民。

  而近年來頗受遊客青睞的櫻花祭活動,在早年也不是烏來風景區的要角,何以見得?只要在環山路瀑布公園上方那座「鷹乙千株櫻」紀念碑走一遭,便可找到答案了。

  文末附了一張導覽圖,那是十年前的資訊,難免有異動;特別是溫泉會館,自從雪隧通車後,宜蘭不再是後山,相較於烏來地形的先天封閉,不少泡湯族開始捨烏來擇礁溪,兼而享受蘭陽開闊的田園風光,這也使得烏來溫泉業者面臨經營上的困境,近年易主者不少,出門前建議先上網確認。另外,就是大眾運輸工具,原本屬公路客運的新店客運「台北–烏來」線,2011年改為新北市公車849路線後,票價變便宜了,原先按里程計價,台北車站至烏來單程需70元,改採聯營公車三段票計價後為45元;若持悠遊卡先自台北車站搭捷運到新店,再轉乘849往烏來,則因享有轉乘優惠,全程僅需31元,對無車族來說是一大利多。

  烏來,這個阿嬤級的老風景區,未來將何去何從?除了泡湯、賞櫻外,就得靠各位來這兒幫它點亮更多光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