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舊山線二帖

即便這場音樂會早已曲終人散,我仍興奮地懷想,懷想火車在轟隆轟隆行駛的節奏中,幫我找回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交響曲……

■大安溪鐵橋

  40年前,我正值青春,常搭著「對號快」途經舊山線,聆聽悅耳的鐵道交響曲。最精彩的樂章,是從勝興站往南到豐原北邊的朴子口,列車在山洞(第二至第九隧道)與橋樑(魚藤坪、內社川、大安溪、大甲溪)間連續穿梭,以多頻豐富的節奏貫穿全曲。

  當火車駛入山洞內,光線瞬間幽閉陰鬱,聲波在裡面反射重疊,發出震撼人心的旋律與穩定沉重的節拍;接著,火車冒出山洞,豁然開朗,奔馳在充滿力與美的花梁橋舞台,不只氣勢磅礴,拉出優美的線條,也將重見天日的明暗反差,利用高低音域的轉移,完美詮釋。樂曲結尾,原本複雜的和聲與對位律動,漸漸轉趨優美從容的快板,譜出田園式曲風;此刻,列車也緩緩滑進了「葫蘆墩」平原,那是中部米倉,幾乎每班列車都會停靠的一等大站—豐原。

  40年後,我頂著寒風,駐足在空蕩蕩的大安溪鐵橋前,望著它依然陽剛、粗獷的身軀。即便這場音樂會早已曲終人散,我仍興奮地懷想,懷想火車在轟隆轟隆行駛的節奏中,幫我找回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交響曲……


■八號隧道

  舊山線自1998年停駛後,歷經復駛、再停駛,最後轉型成現在的鐵道自行車,一晃眼竟過了20餘年;八號隧道是當今少數還能吸引我的景點。

  它位於泰安、后里間,早在明治40(1907)即已完工,原本的紅磚砌拱在昭和10(1935)台中州大地震受損而重建,改為今所見的混凝土結構。

  文獻史料如是記載,道出了鐵路遇山鑿洞的艱巨工程。但相較於其他隧道,它少了三至六號連續隧道忽暗忽明的層次感,也沒有七、九號隧道與大川鐵橋緊鄰結合的雄偉氣勢。它所在的后里台地介於大安與大甲溪間,因而造就出豐沛的水資源,隧道北口如世外桃源般的水圳景觀極其蓊鬱。

  眼前的鐵軌被長草亂石湮沒,「大安洞」字跡也斑駁到難以辨識。我天真地想像一班列車從洞口轟然冒出,心中仍有幾份震撼。

  冷空氣迴盪在殘存鐵軌上,蜿蜒的后里圳,發出潺潺流水聲。我不知道這兒有沒有機會恢復往昔的樣貌與活力;不諱言,有如此憧憬,多少是建構在以往對舊山線的「重生」願景上,但身臨此境,我反而有股莫名恐慌,害怕挖土機開進來,毀了這裡的淡幽僻靜。

  容我自私,想繼續保持它蕭索的味道,或許這才是最棒的風景,也得以讓我看見舊山線的哀愁與美麗! 

由大安溪鐵橋南端往北直望,可見盡頭的七號隧道口

屬「下承式曲弦桁樑」的花樑橋

原本興建時為8孔,台中州大地震後改建成今所見的10孔

從鋼橋銘版可知台鐵局曾於1963年抽換過花樑

橋頭南端昔日的衛兵崗哨

舊山線停駛後,可由泰安舊站沿著鐵軌步行到大安溪鐵橋(2009年攝)

停駛後的鋼橋正在進行維修(2009年)

通過大安溪鐵橋的EMU300自強號(許乃懿攝)

通過大安溪鐵橋的復興號(許乃懿攝)

由岸邊砂石場制高處,可展望橋樑及遠方的火炎山(許乃懿攝)

泰安舊站,迴廊圓柱與站體線條有古典風格(2009年)

欄上的站名已斑駁(2000年)
 
剪票口是弧形鐵欄杆(2009年)

停駛前的時刻表,少數平快車會停靠(1998年)

挑高的候車廳與氣窗(2009年)

穿越候車廳與月台間的甬道,有如進入時光隧道(2009年)

吊在上頭的古董舊鐵軌,早年站務員當成警鐘,提醒乘客留意火車進出(2009年)

月台上的雨棚柱子,是1905年廢棄鐵軌再利用(2000年)

已十分罕見的木製站名牌(2009年)

沒有了火車行駛的泰安站,平日遊客不多(2009年)

往北通往勝興站(2009年)

部份鐵道設施仍原地保留(2009年)

鐵道旁石材製的百公尺里程標(2009年)

距離基隆173公里的小站(2009年)

砲彈型的震災記念碑(2009年)

泰安站(昔稱大安驛)前的福興路早年有輕便台車道(2009年)

從泰安新站遠望大安溪鐵橋(2000年)

八號隧道北口

洞口上方的「大安洞」是由台灣總督中川健藏所題

曾因1935年中部大地震受損而重建

隧道內的避車坑

隧道長518.6公尺,可由北口一眼望穿到南口

隧道口別具洞天

這場景讓我想起余光中的《願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隧道旁的崗哨碉堡

站在崗哨內,想像早年警備總部橋隧連駐守隧道的情境

從八號隧道附近可遠眺火炎山與高架後的新山線鐵路

后里圳解說牌

后里圳過水涵洞上方題有「文明潭」,鮮少人識得

水圳引自大安溪,沿山勢而闢,景致極清幽

水圳上方的圳磚橋建於1913年

前方可通往水圳旁的抽水機房

殘破的抽水機房

小橋流水,綠意盎然

水圳往西經由地下水道流向后里溪埔地區

后里圳上的舊山線小橋看似單薄,遠望還以為是糖鐵橋樑

橋長僅約6、7米

中間有船型橋墩,船頭迎向上游,可減緩水流衝擊的阻力

后里圳全景(北向往泰安)

后里圳全景(南向往后里)

列車自八號隧道北口冒出的珍貴影像(許乃懿攝)

八號隧道南口25/1000的上坡,列車正爬往后里(許乃懿攝)

【本文曾刊載於2021-03-07/中華日報/副刊】
=============================================================
Inspiration 

內社川橋(1996)

  關於舊山線的歷史與未來,網路已有諸多報導或論述。多年來,無論是從鐵道研究、文化遺產、觀光旅遊、地方產業、社區參與……各方透過對話空間,針對多元議題表達了不同觀點,然而復駛所衍生的營運與維護成本卻一直都是最棘手的問題。目前舊山線以「Railbike鐵道自行車」樣貌呈現,這種活化方式是否允當,見仁見智,不是本文想提的重點。

  文內述及的兩個景點—大安溪鐵橋與八號隧道,分別在舊山線泰安站的一北一南。為了將這兩點串連成一個區塊,在照片選取上也包含了泰安舊站,但這都是我在舊山線停駛後才拍的(2000-2021年),至於舊山線仍在役時的照片,我其實並不多(如1996年拍的內社川橋),所幸鐵道同好許乃懿醫師早年便常在此「神出鬼沒」,他有甚多當年「出草」時拍攝的珍貴影像,經其慨允在我的部落格中與讀者分享,在此特別感謝許醫師。

《日治1/25000地形圖》(1921)

               












  另外,我想藉由這張日治1921年所繪製的1/25000舊地圖來做一些補充,期能讓讀者對這兩個景點有更深層的認識。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1929)
  首先是大安溪鐵橋,它於明治36(1903)54日開工,明治41(1908)214日竣工。有趣的是,在這張地圖上,我們會看到鐵橋旁另有一條手押台車軌道,同樣也是橫跨大安溪。根據1920年「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出版的《台灣總督府第23期統計報告》,這條輕便鐵道屬大正6(1917)日人荒井泰治等人經營的「大安軌道株式會社」所有(1930年改由「卓蘭興業株式會社」接手),路線從舊山線今泰安站(時稱「大安溪停車場」)前的福興路越過大安溪後,往東沿北岸山壁旁的矮山、下埔尾,進入卓蘭庄市區,再東延至不遠處的內灣砂埔(今苗58鄉道),全長8.6哩(約13.8公里),軌距1 7 吋半(495mm)。在1929年版的《台灣鐵道旅行案內》也有標繪出這條台車道的路線。

  此輕便鐵道與另一條串連伯公坑至葫蘆墩之間名為「軍用速成線」的輕便鐵道(1906年完工)並不同軍用線是在更下游的位置(近今台13線省道)橫跨大安溪而為了讓大安溪河床上的軍用線鐵道能順利爬上南北兩岸高地,遂在河岸兩端設計成螺漩狀爬坡道,是其特色(見1910年《台灣鐵道史,中冊》照片)。其實,這兩條輕便鐵道的服務功能也不盡相同,「大安軌道株式會社」是從泰安站跨溪往東拐入卓蘭,以卓蘭物產運出至大安集散地為主要目的,並兼營載客;而「軍用速成線」則是在日俄戰爭期間(1904-1905)為因應縱貫鐵路三叉河(今三義)至濁水溪路段尚未完工,臨時鋪設以做為軍事接駁用。 

《台灣鐵道史,中冊》(1910)
  由於輕便鐵道多為單軌,若遇兩方來車相遇,就得將其中一輛車搬離軌道,也因此橋樑不能架設過高,只能貼近河床(見1930年版的《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照片)
因而每當暴雨來襲,大安溪水位高漲,脆弱的鐵道過水橋便常被沖毀。

  但即便路斷橋毀,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也多半會趕緊修護。直到1935年大地震前,大安卓蘭間這條輕便台車一直都是地方上很仰賴的交通運具,今泰安舊站前的福興路早年就有輕便台車道,相關旅貨運量資料另可參見《新竹州統計書》

  除了輕便鐵道的典故外,多年前我曾與村內耆老閒聊,聽他們提及在二戰期間,日人因擔心大安溪鐵橋會成為盟機轟炸目標,於是動員當地民眾在鐵橋下方焚燒野草,佯裝成鐵橋已被炸毀的假象。

  另外在這張舊地圖上,我們隱約可看到八號隧道北口的后里圳已經開鑿了。標記在地圖上的「后里圳」這三個字,其位置就在該圳於大安溪的取水口處。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1930)

  由於后里台地介於大安與大甲溪間,因而出現錯綜複雜的水圳景觀。1913年完工的后里圳(俗稱北圳),灌溉範圍遍及后里、外埔兩區靠近大安溪南岸的溪埔地,包括今日之泰安、公館、土城、廍子等村落。至於前述村落以南的台地區域,則由另一條水路「內埔圳(南圳)」引大甲溪的水來灌溉。雖然后里有南北兩大水圳系統,但受整個地形起伏影響,致有部份地勢較高區域,其灌溉水源仍顯不足,主要集中在義里、后里、厚里、太平等村落的台糖土地上,這兒早期多種植甘蔗(用水量不及水稻多),但隨著月眉糖廠停產後,大型遊樂園取而代之,外地遊客已難想像此處曾有的人文地景了

  我倒是建議,如果哪天您路過后里,不妨仔細觀察一下這邊的田地,您會發現有兩種顏色;凡引用南北兩圳為水源的耕地,因夾帶河砂堆積層,土壤呈黑色,而鑿井抽水的旱地,則忠實呈現后里台地為紅土礫石層所覆蓋的本色,土壤呈赭紅。

  最後,我再補述一則關於八號隧道的鄉野奇談,這也是當年透過耆老口述聽到的。在日本時代當地曾僱用壯丁來看守八號隧道,但卻盛傳洞內陰氣甚重,時有靈異事件,包括有人看見不潔物,因而跌落山坡或染病身亡;夜間常聽見洞口彼端傳來軍隊槍砲聲,甚至火車在隧道內鳴笛不止卻爬不上去的狀況……最後逼得日本人不得不以牲禮祭拜,燃放鞭炮來驅邪,才鎮住了煞氣。

  其實在隧道南口鐵道坡度達25/1000(意指每前進1公里爬升25),就連現代化的自強號電聯車都曾有車輪打滑爬坡吃力的紀錄了,以當今角度來看,火車爬不上去並不足為奇。倒是其他傳說發生在民智渾沌的年代,僅憑口耳相傳,難免以訛傳訛,加以耆者迅速凋零,難以釐清真相,但在某種程度上卻也反映出早期庶民的生活經驗,如此穿鑿附會的野史,為八號隧道增添幾許神秘色彩。

  對了,翻遍歷史文獻,我仍未看過大安溪花樑橋與木造過水橋同框的照片,更遑論是動力火車與手推台車並行的畫面了。我嘗試跨越時空,融入情境,手繪了一張插畫,當作這篇文章的引圖,期能拓展地景文學的面向,也同時滿足自己的好奇與幻想

《新竹州大觀》(1935)

《台中市要覽》(19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