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7月5日 星期五

與神秘公車有約(台北客運15路)

車內空蕩蕩,就像一隻從孤山寒寺中飛出的螢火蟲,帶著微弱燈光闖入塵世間,稍縱即逝。

  不知「外人」會怎麼看待這件事,至少「內人」瞧我這股癡勁,總是回以滿臉狐疑的表情。每天晚上7:50在信義路杭州南路口,我和一輛公車有約!

  那是一天才兩個班次的台北客運15路,從十分寮開往樹林,全程60多公里,一趟下來少說也要2個半小時。

  我不喜歡用像是平均數、標準差甚或信賴區間之類的統計術語去描述這件事,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觀察個100次,大概有95次,它會於晚上7:477:53之間出現在我眼前。準點率之高,連走在固定路軌的火車都瞠乎其後。

  我更好奇,15路公車平時會載哪些人?每晚遇上它,總見車內空蕩蕩,就像一隻從孤山寒寺中飛出的螢火蟲,帶著微弱燈光闖入塵世間,稍縱即逝。

  依稀記得37年前,貴陽街上那支顛覆傳統的六角形站牌,上頭漆著罕見的行車路線圖,似乎強烈地想要傳遞一些神秘訊息給六0年代的小男孩,去編織一片綺麗的夢幻天空。說是比宮崎駿卡通裡的龍貓公車還傳奇,那也不為過,因為它從一個離台北市區很遙遠、很邊陲,名叫「平溪」的煤鄉過來,沿途會經過一堆「某某坑」的小地名,那是烙印在地圖上許多不明礦坑的符碼;只是,舞台已搭好,主角卻遲遲未現身,直到多年後,在步行回家的路途中才見得它的身影……

  近來油價飆漲,客運業者苦哈哈,我忽然擔心起15路公車會不會撐不下去不跑了,擔心起大都會裡的最後一隻螢火蟲不見了?哪天,真想帶著內人去捧個場,當然,得找個好理由,到深坑吃豆腐?到菁桐喝咖啡?到平溪放天燈?到十分賞瀑布?還是乾脆提說一塊兒去搭15路公車上天堂?這趟神秘之旅,你們這群外人要不要跟呀?

註:本文完稿於2006年,因不堪長期虧損,台北客運15路公車最終於20081127日起停駛。

台北客運15路行經板橋市區《交通大小事》

台北客運15路行經台北市信義路《PTT交通運輸中心,沈步俞攝》

台北客運15路信義路公車專用道上的路線圖,所列時刻表,我看得一頭霧水

貴陽街站牌有樹林站發車時刻,一天兩班,顯然信義路站牌誤植了發車站名

貴陽街反向回樹林端站牌,可發現15路其實也有區間車「野人谷–木柵」,與16路「十分–木柵」重疊。若15路由樹林開至野人谷後隨即折返,則據此時刻表可推估單程跑完約需3小時之久

貴陽街站牌上的「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其實就是路線圖上的「軍史館」,其中往野人谷與往三峽共用同一支

2008年2月平溪天燈節文宣,列出台北客運15、16路時刻表,兩條路線混在一起,這樣的設計越看越胡塗。客運公司似乎有意淡化15路的存在,隨即於該年底悄悄停駛

位於萬順寮的台北客運15路六角形舊站牌,今已消失《小地鼠的公車火車站》

背面是台北客運16路與兩線時刻表《小地鼠的公車火車站》

自雙溪口起,15路爬坡進入煤礦區

15路停駛後,路線縮短併入16路「木柵–平溪(十分寮)」,2009年改編為1076,2013年再改編為795,並正式加入《台灣好行》

雙溪口是石碇溪(沿淡蘭古道)與永定溪(106市道)會合處,匯聚成景美溪往西流

文山煤礦是石碇早年有名的礦區,礦權屬台陽礦業

大溪墘,源自先民來到附近溪邊墾地,故名

屋況不錯的土角厝

這戶人家還有古早年代的防盜窗板

殘破的紅磚屋

永定煤礦,經營者亦為台陽礦業

永定煤礦儲煤槽遺跡

藤寮坑,源自該地有甚多黃藤植物,先民抽取編織成物

石碇姑娘廟在當地頗具知名度。廟前小溪在1969年遭葛樂理颱風侵襲形成堰塞湖,廟宇受損嚴重

看到這站名便知道附近有礦坑

五坑下車後,拐進小路(光明路)便可看見昔日運煤台車走的「磅空」

進入磅空後,其旁有個土地公廟,有礦坑就有土地公

這間是以前礦業興盛時的五坑雜貨店

台誠煤礦荒廢工寮,台誠前身為台陽的石底五坑

返回106續往平溪,會經過雙菁公路上唯一的「大湖格隧道」。大湖格源於該地位居四週環山之低谷隔界處,「格」同「隔」意

過了一坑又一坑

一坑煤礦聚落頗具規模

破舊滄桑樣

人去樓空,只剩門牌

美援興建的工寮

由此山徑可攀登薯榔尖

一坑屬台陽石底煤礦的一部分

返回106續往平溪,來到菁桐煤礦

菁桐煤礦位於基隆河對岸的白石腳,多年前曾探訪,右邊可見到坑口

下一站,二坑口

站牌旁的紅磚屋

二坑口上方是菁桐古道起點,也是台灣藍鵲的天堂

菁桐古道有不少登山小徑,都是昔日台車軌道路基(左);「魔神仔洞」如此弔詭的名字,也是台車磅空遺跡(右)

過了二坑口來到菁桐坑,這裡是人氣很旺的觀光景點,連警察局都是天燈造型

菁桐是平溪線鐵路終點

平溪線全長12.9公里,想搭火車的遊客可在這站轉乘

平溪是鄉治所在地,公車站與火車站隔著基隆河相望

很難想像石底橋下這條小小的基隆河,跟台北圓山大直橋下是同一條基隆河

平溪火車站

白鶯石,站牌旁石鶯橋前方就有一顆大巨石

因為這顆裸露山岩酷似鶯歌鳥而得名,但白石上方的樹木已長大,看不太出來了

運氣好的話,搭客運行經「大法寺」站牌一帶,還可看見火車與嶺腳瀑布同框

106上的「慶和」站牌,以前附近有個「慶和煤礦」

就在站牌上方,有個「慶和煤礦」台車運煤橋遺跡,雲霧中更顯滄桑

偏壤之地居然有4條客運設站,除了795路,還有846路「瑞芳–平溪」(走106瑞平段越嶺五分山)、F821「平溪–新寮」(走106瑞平段至野人谷)、F823「菁桐–福隆」(走2丙省道經雙溪貢寮)

慶和站牌旁有岔路可過基隆河,到對岸的望古火車站,「望古」是當地舊名

1970年代平溪線時刻表,當年的「慶和」就是今天的「望古」,有幾班車過站不停,今公路客運則仍沿用「慶和」

望古站前方已廢棄的慶和吊橋橋墩,為一座早期的台車運煤橋

行經十分寮前的795路客運

平溪線十分站,假日人潮滿滿

火車過十分老街,萬頭攢動

十分瀑布算是知名老景點

以往要到野人谷玩,除了搭平溪線火車外,最早有公路客運可抵達該地的,並非台北客運15路,而是基隆客運《瑞芳=十分寮》,1976年就有了

巴士迷曾於2010年舉辦台北客運15路懷舊之旅,班車停靠野人谷桃花源渡假村(已於2001年關閉)《旅滿屋》

台北客運15路行駛路線圖(作者繪編)


【本文曾刊載於
2006-08-04/中國時報/浮世繪】
==============================================================
Inspiration

致電後,客運公司又禮貌性函覆一次

  先說結果好了,我終究還是沒搭到這條神秘公車!

  這篇文章發表於2006年夏,原本有想過要抽空去搭,畢竟這是一條極其夢幻的路線。

  如果要搭,我會在住家附近的信義路上車,但一天才兩班,所以得瞭解班車時刻才行。離譜的是,信義路公車專用道上的台北客運15路,站牌所列時刻表非常「撲朔迷離」,上頭『木柵發車固定班次:06001530』,其實應該是『樹林』發車時刻,加上站牌又另外標示5班『木柵發車時刻』,更教我越看越胡塗了(如文內照片)

  最後索性去電詢問客運公司:「這班車幾點鐘會抵達我家門前那支站牌。」給的回覆大致是:「15路班次『少』,沿路狀況『多』,不確定到站時間,建議到木柵站搭車較妥當。」

  我回想了一下,當時的「公車動態資訊系統」是不是還沒建置完成,所以乘客無法掌握到公車蹤跡,加上那時信義路正在挖捷運,整條馬路像個大工地,公車站位改來改去,搭車環境與動線都極差,恐怕車沒等到,先吃下一肚子的廢氣與灰塵!

  也許是這樣吧,我的神秘公車之旅就因而延宕了。心想,沒關係,等我忙完工作高峰後再來搭、等捷運工期結束後再來搭……後來的發展是,2007年起物價高漲,2008抗通膨,2009憂通縮,我在職場幾乎忙到「忘我」;至於捷運信義線,拖到2013年才完工。沒想到,15路公車因不敵油電雙漲,20081127日起悄悄停駛了!

  有見過卻沒搭過,當然遺憾,更扼腕的是,居然也沒及時用相機留住身影。還好網路上有一些巴士迷留下了紀錄,本文貼出的15路車身與早期六角形舊站牌,取自《交通大小事》、PTT交通運輸中心《旅滿屋》與《小地鼠的公車火車站》,經版主慨允後供我引用,在此要特別感謝。

  我對這條神秘公車的身世,一直都很好奇,幾年前曾查了文獻史料,或可看出端倪。

1955年6月24日台陽交通首航時刻表
  這得從台陽礦業談起。台陽為了運煤之需,於1924年開採五坑煤礦時,鋪設台車道至菁桐坑接石底鐵道(平溪線)輸出;1941年開採文山煤礦時,續鋪台車道與五坑串聯。但這段路須翻越分水嶺,運能不佳,於是又從文山煤礦往西鑿路至雙溪口,改以卡車運至新店線上的景美火車站(日治時期台陽曾有意闢建菁桐坑至景尾間的鐵道,與新店線鐵路形成「台北裏線」,惟計畫胎死腹中)

  為了改善交通,政府於1952年敦請工兵利用台陽運煤舊路基,整闢成今天我們所走的雙菁公路(106市道雙溪口至菁桐坑段)。台陽亦出資部份工程款,因而在姑娘廟附近還可看到一座「台陽橋」,揭露出這條路與台陽的淵源。

  1954年雙菁公路開通了,台陽也籌資成立「台陽交通公司」。原本隔年要行駛一條由菁桐坑經深坑、木柵、六張犁至台北市的路線,卻因當時公路局不同意開放雙溪口至木柵段路權,所以只能行駛菁桐坑至雙溪口約12公里路段,以僅有的兩輛車來跑,單程需50分鐘。

  在同一時期,總公司位於新店的「文山輕便汽車客運社」也成立了,並於1956年改組為「文山客運」。營運範圍集中在台北盆地西南邊,如木柵、新店、中和、板橋、三重,並進入台北市區的萬華。最特別的是,有一條新店經七張、木柵至六張犁的路線,但開沒多久便停駛。

台北客運1966年文宣

  1962年,「文山客運」更名為現今大家所熟悉的「台北客運」,總公司遷至三重,路線亦有所整併,且多數經過萬華。值得注意的是,由1966年文宣中已經出現一條從三重經萬華、東門、六張犁至木柵的路線,約略就是日後15路行駛台北市區的雛形。

  到了1967年,基隆顏家出資收購台北客運,並將自家的台陽交通併入,因此在1968年文宣中,也出現了台陽原本僅有的雙菁線,編號14路,平溪鄉正式納入台北客運版圖。

  有趣的是,該文宣中還附了一張營運路線圖,裡頭藏了許多玄機密碼。其中14路已經隨菁桐坑至平溪段公路於1967年底打通,東端延到了平溪。

台北客運1968年文宣

  最啟人疑竇的是,雙溪口至坡內坑間劃虛線,且標示為14路;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段路在當時仍屬公路局路權,但已預期「不久的將來」會釋出。

  顯然,業者早有「預謀」,一口氣先將14路續由六張犁「標示」到台北市區的中華路。我也注意到,圖中編號7路的板橋至六張犁線,乃是原本台北客運三重經六張犁至木柵線的「變體」(西端由三重調整為板橋,東端由木柵縮短至六張犁)

  1969年,為因應台北市升格所衍生的交通需求,市府開放公車民營,公路局也讓出部分路權給業者借道行駛,7路與14路遂合併成一條「板橋至平溪」線,化身為最早期的台北客運15路。同時,木柵至平溪區間車也開闢了,編號16路。這與我1969年唸小五時,在貴陽街北一女旁所見那支突然「冒出」的15路「新」站牌,時間點完全吻合。

  平溪十分段道路於1970年開通,因碎石路面顛簸崎嶇,初期無法行駛大客車,也未納編106縣道。直到約1983年左右,路面改善,15路東端才延至十分寮、野人谷。至於西端,則是在1995年延至樹林。

  比較驚喜的是,我花了一些時間終於找到這張「廢紙」,那是我1987年10月在台北客運萬華站所抄錄的時刻表。這站靠近萬華火車站前的康定路上,有一個聯營客運售票亭,許多公車都會往南轉進康定路,然後在火車站前的小圓環繞一圈再出去。時刻表上記載了《萬華→石門水庫》與《萬華→竹東》發車時間,這兩條線是由台北、桃園、新竹、台汽(僅石門水庫線)等四家客運聯營,主要服務台3線客源,與早期公路局主跑台1線不同。

  另外,時刻表上還有一條台北客運《萬華→野人谷》,起站在萬華,上頭註記逢假日開,而且是冷氣車,才三班。說真的,我從沒見過它的身影,猜想可能是旅遊專車之類的,因為也會經過木柵,所以在台北市區的走法或許與15路相同?至於它何時無疾而終的?我也不清楚。總之,這條線跟15路一樣神秘!

  早年的「公路局」與「台北市公車」均為官營,算是「獨佔事業」,民營業者無法經營台北市區,班車頂多開進縣市交界附近即折返,因而才會出現台北客運以萬華或六張犁為起訖的路線。

  1960年代初期,台北市區人口與公車旅運需求逐年增加,民營業者覬覦市區大餅,暗中較勁,開始靠「特權」,以「借道」之名「入侵」台北市中心,此舉也引發中央與北市議會間的劍拔弩張。始作俑者,應該是1963年大業巴士(中興)的「故宮–永和」,打破了市公車長期獨霸市場的局面;論背景,說它是「公營」也不對,「民營」也不妥,比較像「黨營」。之後就是1966年台北客運的「三重–木柵」、1967年指南客運的「指南宮–泰山」。由於民營業者老闆多半來頭不小,為了分配路權勾心鬥角,交通主管機關也很困擾直到1969年台北市公車開放民營,1977年實施聯營後,才逐步平息紛爭。

台北縣地圖(1964年)

  至於台北客運15路在六張犁與木柵間的路線,也頗耐人尋味。由於1960年代要從木柵進入台北市區只有兩條汽車道可走,一條是經溝子口、景美接公館的「康莊大道」,一條是越嶺軍功坑的「羊腸小徑(今和平東路四段66)」;而「康莊大道」,省府只准公路局車跑,所以當年包括台陽與文山客運,如果要將路線伸進台北市,也只能走軍功坑這條路了。

  這條「捷徑」人煙稀少,路窄坡陡又彎曲,會有客運來跑也是奇觀。1972年莊敬隧道通車,15路便直接穿越隧道,不再「爬上爬下」了。

  妙的是,當年隧道北口的六張犁站,竟然有3條分屬不同公司的「15路」,包括台北客運15路、台北市公車15(今大都會客運「和平幹線」)、欣欣客運15(聯營前的「電子公司-六張犁」,聯營後改編258,今已停駛)。類似情況還有指南3路與市公車3路,也是在六張犁。

  我以前有一位同事,家住高雄來台北當「北漂族」,在六張犁租屋。有一次要搭市公車15路上班,卻誤搭到台北客運15路。她以為台北市的公車,「長相」雖然不一樣,但只要編號一樣,應該都是「聯營公車」(事實上,台北客運15路是少數未參與聯營的路線),結果原本要在和平東路科技大樓下,卻被載到信義路才發現「搭錯車」。

一度讓人混淆的15路《旅滿屋》

  附帶一提,台北客運15路在台北市區的走法曾有小幅變更過。從六張犁至東門這段路,最早是由和平東路轉新生南路再轉信義路,自從1989年信義路逆向公車專用道啟用後,就改行信義不再走和平了。

  1998年起台北捷運路網陸續通車,公車市場受到極大衝擊,路線大洗牌,業者間也產生肉弱強食現象。近年來更因全台客運鬧司機荒,許多路線不是減班就是停駛。文末補述一則關於指南5路「淡海–中和」最後身影的短文,供有興趣的巴士迷參考。

  1505末班車已過 

  1505末班車已過,明天起,它不會再回來了。
  這條巴士的前身是指南5路,從淡海往返中和,單程約40公里,跑一趟至少得耗2個半小時;1974年為配合福和橋通車所闢的路線,曾經是指南客運的金雞母,印象中班次還挺密集(10-20分一班)
  早期大台北地區的公路客運多半會以台北車站為中心,或至少繞經周邊的北門、西門一帶,因為那兒是交通樞紐,重要轉運站;但指南5路很特別,它的起迄點都在台北縣境,路線雖經過台北市,卻不走人口稠密的舊市區,感覺只是想跟台北市說一聲:「不好意思,借過一下!」
  不走舊市區也好,不然台北人到鄰近外縣市都得到台北車站轉車,擠在一塊也是麻煩。記得小時候,有一回要跟母親到淡水老街買魚丸,想說住家附近就有客運車可達,應該很方便,於是在第四分局(今大安分局)站牌搭指南5路前往。車不會很難等,只不過,這條路線也太長了,沿途站牌多,走走停停,坐一趟下來,頭昏眼花,屁股發麻,實在可怕,沒記錯的話,我們就只搭過那麼一次。
  隨著聯營公車路網日漸密集,加上台北捷運陸續通車,1505(5)能苟延殘喘至今,也算奇蹟,停駛前它只剩一天一班、假日停開的水準。
  我很好奇車上乘客是否也跟它一樣神出鬼沒,甚至懷疑他們會搭1505到底是不期而遇?還是忠實「指」粉?要不是現在網路發達,可查詢它的動態行蹤,不然,平日要睹它,還真不容易呢!無論如何,今早把握機會,抓住了它最後的身影。
  1505末班車已過,阿北,別再癡癡地等啦!

(2019/06/28發表於個人臉書)





3 則留言:

  1. 剛剛看完您東海的故事,在找這班神秘公車的資料時,又進到您的部落格,真是太有緣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想到您對這條神秘公車有興趣,雖然傳奇的巴士停駛了,還是值得替它留下一些故事

      刪除
    2. 您的部落格太引人入勝了,感謝您做這麼多的研究,讓我看了一篇又一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