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牛罵頭,清水?

鰲峰山麓有一泓靈泉,清澈甘美,「牛罵頭」遂改名清水。這口靈泉,清水人稱埤仔口,早期有著夢幻般的神秘景致,泉水終年不歇,寒冬時煙霧遼繞,炎夏時清涼沁脾。

   一個晴朗無風的午后,我駐足在清水小鎮。鏡頭前的景物,看似毫不起眼,但卻是我這趟尋根之旅所想要捕捉的。

  文獻上對這塊土地有這樣的記載:古名牛罵頭,曾是平埔族「牛罵社(Gomach)」聚集地,日治時期地方縉紳認為「牛罵頭」給人有牛頭馬面之不雅聯想,加以鰲峰山麓發現一泓靈泉,清澈甘美,而於1920年改名清水。

  靈泉,多詩意的名字,清水人泛稱埤仔口。地理師說,這兒是個龍脈吉穴,地靈人傑,果真在清代出了1位舉人,36位秀才;地質家卻說,這兒有片斷層,地下水自裂縫處不斷湧出,地表脆弱,1935421日的那場大地震,也果讓清水街頭一夕間夷為平地。穿鑿附會的風水傳說也好,大地自然的運行脈動也罷,對於歷史,我的心情,除了好奇,還有虔敬。

  曾經在老照片專輯裡看到早期的埤仔口,有著夢幻般的神秘景致,泉水終年不歇,寒冬時煙霧遼繞,炎夏時清涼沁脾,水源地後來蓋了自來水廠,廠前的溝圳不但是婦女聚集洗滌的搗衣池,圳頭深處,魚蝦成群,「摸蜊仔兼洗褲」,更是父親津津樂道的童年往事。

  昔日清水詩人吳文通先生曾寫道:「鰲峰山下有靈泉,滾滾清流景自然,絕好晴光明月夜,浣紗女破水中天。活潑源頭晝夜連,鰲峰山下得甘泉,年來冷暖知人意,水秀地靈孰比肩。」

  今天,老一輩清水人,站在乾涸的埤仔口,對照這首詩,遙想當年景物,儘管鰲峰青山依舊在、水廠機房仍運轉,但潺潺流水卻早已消聲匿跡,飲水思源之際,也不免要感慨萬千了。

埤仔口是清水地名的由來,輕便車軌道從上方經過《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施工中的自來水廠淨水池,位於今鰲海路旁震災紀念碑南方(1928)《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埤仔口後方為自來水廠(1929,左);水廠內的機房與圓形儲水塔,其旁還有個噴水池(1929,右)《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水廠內的機房與儲水塔,後方山坡為牛罵頭遺址(1929)《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水廠內的噴水池,二戰期間因怕被下毒而填平(193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婦女聚集在埤仔口洗衣(1961)《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今天整治後的埤仔口,不再有湧泉冒出

自來水廠在神社崎步道右側(右);早年蓋的磚造機房2002年仍在(左上),今已拆除改建(左下)

位於中興街的李明珠老宅,後方尖塔於二戰時怕成為空襲目標而拆除(1931)《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1935年中部(墩仔腳)大地震,清水街災情慘重(1935)《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市街改正後的十八坎仔(今文昌街)有「清水銀座」之稱,兩側設有三燈一組的鈴蘭燈(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十八坎仔是清水第一條鋪設的柏油路(1939)《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鎮北街舊貌,後方可見神社之正參道與鳥居(193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由鰲峰山麓眺望鎮北街街景(195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昔日新興路與文昌街口的金足成銀樓(1951)《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昔日新興路與文昌街口市集(1966)《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李明珠老宅是1935年中部大地震少數未倒塌的建物,屹立至今

今新興路文昌街口依舊熱鬧,幾棟日治老建物仍健在

為慶祝日本天皇登基,於埤仔口與五福圳旁(今清水街)裝設獻燈(1928)《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清水座為日治時期的演藝場所,戰後改稱清水戲院(1952再改名樂宮戲院),位於今清水農會後方停車場一帶(1931)《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伯仲樓為蔡源順家族所建,位於今大街路與文昌街口,毀於中部大地震(1935)《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日治時期的清水婦女常在家中編織大甲草帽(1937,右上與右下);然後送至「帽蓆檢查所」檢驗後外銷,檢查所建築典雅,惜毀於中部大地震(左)《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日治時的紫雲巖舊貌《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筆者位於新興路的祖厝,曾祖父吳采以「吳振益」為店號,日治時期開了布莊,戰後轉型為泡棉店(1967)

清水新興路祖厝已轉租店面

新興路附近殘留的老屋,屋牆上隱約有「登仁閣」食堂字樣(右下)

清心餐廳曾是清水知名餐館,可惜一旁的埤仔口與五福圳已淪為臭水溝(左與右上);今餐廳已歇業,原址成為一家撞球場(右下)

昔日清水街2之3號的特色老屋,今已拆除改建

清水街4號是蔡年亨的故居,他是日治清水街役場第三代街長(相當於今鎮長),也是「蔡泉成」家族的後裔

已歇業的東亞戲院,位於清水街23弄小巷內

光明戲院曾是清水最後一家戲院,歇業多年後,2009年時代影城開張,成為清水唯一的戲院

清水桶仔米糕有好幾家,以這家最有名,早年是位於中山路豐原客運車庫對面三角窗不起眼的小店

位於紫雲巖附近的營盤巷,巷寬與日治年代相同(左上),還藏了一間土埆厝(左下);文昌街52號旁的小巷內則有一家古早味圓仔湯(右)。這些都是清水小巷裡的秘境

紫雲巖(俗稱觀音亭)是清水鄉親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左);其旁的百珍香是創立於1943年的糕餅老店(右)

昔日大街路116-126號的紅磚樓,日治時期為杏花天酒家與朝鮮樓,今已拆除(1996)《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大街路72號的紅磚樓是中部大地震少數未倒塌的建築,二戰時曾是大甲食糧營團辦公處,負責發放食糧配給(左與右上);2016年已夷為平地(右下)

大街路開基福德廟左側有一間矮木房(今已拆),是算命仙「李仙仔」的家(左);其旁小巷往上走,可看到幾間殘破磚房,是日治時的「清水散宿所」,為當時電力株式會社的服務處,戰後已遷移,房舍遺留至今(右)

大街路開基福德廟右側文化樓,原址是日治地震前輕便車售票處(左上);其對面的71-1號兩層樓房,原址是昔日輕便車搭車處(左下);當時的輕便車沿著今天的大街路往南行,經萬善堂前,轉新興路接中正路,通往清水火車站(右)

左邊的大街路55-67號木造房舍,昔日為清水街役場宿舍,戰後成為鎮公所宿舍,2014年已拆除改建為一般民房

接受路邊檢查的車隊,位置在今中山路249號前(清水街口),左邊是當時的新專醫院,非常精緻典雅的洋樓,毀於中部大地震(1935)《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大甲郡役所,原址在今中山路華南銀行(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人徵召台灣人赴戰,小學生歡送軍伕。街景在今中山路與中興街口,左邊是當時的巴士站車庫(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日人為慶祝新高港(今台中港)開工,在陸軍路清水郵便局前(即今中山路清水郵局前)設置牌樓(1939)《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日治時期的清水街役場,戰後成為舊的清水鎮公所,今中山路華南銀行對面(195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1960年代的中山路與清水街口,左邊建築為地震後重建的新專醫院,其旁水溝為五福圳(196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昔日中山路上的金馬號與後面的巨業客運清水站,該站約在今中山路313號(197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中山路拓寬前舊貌,當時的巨業客運清水站已往南遷到中山路287號(1980年代)《感謝網友Kyna Lee提供》

2018年巨業客運清水自設站已撤,僅留站牌

照片正前方路口建物為早年豐原客運與公路局車庫原址,老車庫已隨中山路拓寬而拆除

中山路與鎮北街口那棟屈臣氏大樓,原址即是舊的清水鎮公所

清水公學校(今清水國小)校門,誠字石碑今仍在(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中日戰爭爆發,清水公學校學生到火車站歡送出征軍人,返校時校長騎馬親自督導(1939)《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清水公學校同學與老師合影,第二排右三是筆者伯父吳榮發,第一排蹲下戴眼鏡者是蔡焜霖,後來成了白色恐怖受難者(1943)《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今清水國小保留不少日治年代教室,包括校門口的誠字碑(左上)

清水公學校遺留建物已於2004年列入當時的台中縣縣定古蹟

學校內的日本宿舍整修後成為新亮點

對岸為鰲峰山,有土路通往山上的吳厝里。左邊山上流下的是米粉寮溪,匯入下方橋頭寮溪,兩溪相匯處即為石瀨頭,日人已築堤防洪(1935)《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清水神社正參道,鳥居位置在今台10乙線鰲峰山公園入口處(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清水神社落成典禮(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慶祝清水神社落成抬轎隊伍,位置在街役場前廣場(今中山路126號),照片可見到對面的大甲郡役所與更上方的新專醫院(1937)《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清水街第三保(今清水里)防火班於神社合影,筆者曾祖父吳采時任保正(1940)《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鰲峰山舊貌,與今天地景變化甚大。圖中河床是昔日橋頭寮溪,今已開發成自由車場與運動公園(1950年代)《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筆者1979年攝於台10乙線的清水公園入口,是昔日的神社正參道(左);大街路上的神社崎步道入口,則是昔日的神社後參道(右)

位於地政事務所旁的神社崎步道俗稱「後參道」(右),因離市街仔較近,在地人常走,「正參道」較遠,反而多是外地人開車駛入

震災紀念碑位於神社崎步道,是日人為追悼1935年中部大地震殉難者所設立,筆者祖父在父親3歲那年亡於大地震。紀念碑1976年整型過,並於2004年列入當時的台中縣歷史建築

30年前還是相當荒蕪的鰲峰山,今已是中部熱門景點

清水鬼洞算是在地老秘境,日治時期就存在的軍事地道

火車橫跨「石瀨頭橋」(圖中紅橋),形成有趣的橋中橋

紅橋上方火車行駛的橋樑為「橋頭(寮)溪橋」

泉和製麵廠,是一家已傳承五代超過百年的手工麵線廠

清水趙家古厝是相當有特色的三合院,埕前的「半月池」夏季會綻放荷花,可惜我去的季節不對

清水頂湳仔湧泉坑,僅夏季水量較豐沛,乾枯期略顯髒亂

筆者1978年攝於蔡蓮舫故居的「還讀我書」(左);與楊厝三合院建築群(右)皆是清水社口兩大望族

社口楊厝已於2010年列入當時的台中縣縣定古蹟

廖添丁出生於清水臭水庄(今秀水里),日治時期是個竊賊,會飛簷走壁,經常脫逃,是日警的頭痛人物。他將偷來的贓物拿去救濟窮人,又會捉弄日警,被地方鄉親視為英雄,上圖為供奉廖添丁的漢民祠

戰後的清水原本就有不少空軍眷村,包括忠勇新村、信義新村、和平新村、陽明新村、果貿一村、銀聯二村等,今不是改建就是廢棄,其中的信義新村於2014年化身為「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高美海水浴場旁的燈塔(1960年代,左);浴場建於日治時期,假日人潮多,有昭和巴士往返清水街上(1932,右)《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日治時期高美海水浴場旁的漁船(1932)《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清水往返高美的公路局班車通車《1950/09/01民聲日報》

高美燈塔落成啟用《1967/05/02民聲日報》

高美海水浴場活動廣告《1973/06/29民聲日報》

筆者1978年攝於中山路與高美路口,路牌後方有一支公路局「高美路口」站牌


【本文曾刊載於2003-06-09/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本文老照片多引用自「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徵集而成的《牛罵頭老照片專輯1、2冊》,謹向照片攝影者及典藏者致謝】
===========================================================
Inspiration

  民眾黨立委參選人蔡壁如,上個月跟海線鄉親講述清水地名的由來。她先是說,大甲溪與大安溪的水都來自雪山,且流到清水這個地方;有一次鄭成功來到「清水上面的鐵砧山」插劍找水源,發現有清澈的水,所以叫清水。眾人聽完「清」水的由來後,一頭「霧」水。

  隔天,她承認一時口誤,於是提出正確版本,便說道,清水的水還是來自雪山,水質清澈,所以日治時期改名清水(意思是說跟鄭成功插劍無關)。至於「清水上面的鐵砧山」,她要表達的是「清水上面就是大甲,大甲有鐵砧山。」若依蔡氏邏輯,「清水上面就是大甲」,那大甲再上上上面……總會到台北,台北有陽明山,所以「清水上面有陽明山」也「沒錯」囉!當然,蔡壁如這段「講古」,文獻史料不曾記載,算是「最新版」的「野史」。

  日治時期台中州大甲郡極具重要地位,大甲郡雖名為大甲,但因當時清水人口數居台中州之冠,所以將郡役所設在清水街。

  我倒是好奇,郡役所既然設在清水,那為何不稱「清水郡」呢?經查《大甲鎮志》的記載,大正9年台中州裁撤大甲及沙轆兩支廳,合併成「清水郡」,郡役所設在清水,但此舉對大甲發展妨害甚大,經大甲地方反應,同意改名「大甲郡」,但郡役所仍設在清水。

  清水的交通樞紐也很奇特,火車站偏離街心,除了享有便宜月票的學生族較會搭火車外,多數鄉親多選擇客運。於是早年的豐原客運與公路局便都在清水鬧區自設站房,且彼此相鄰。小時候很喜歡看那兩個三角形立面組成的「車庫」,龐然大物儼然是街上最顯著的地標,也是許多老清水人共同的記憶。可惜後來拆了,老照片也鮮少出現,我憑印象隨興手繪,當作是這篇文章的引圖。 

  這篇舊作受限當年副刊版面,本文並不長,因為是尋根文,遂輔以多張照片一併收錄在我的部落格。未標示出處者為筆者拍攝外,其餘珍貴舊照則多取自「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徵集而成的《牛罵頭老照片專輯12冊》。該協會長期對地方文史的付出,有目共睹,從1993年創編社區型小刊物《鰲峰山下》,到1995年設立「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在胡淑賢、蔡紹斌、吳長錕等鄉親熱心耕耘、承先啟後下,至今已有非常亮麗的成果。

  目前清水鎮上有一間極富文創風味的店「清水散步」,便是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前理事長吳長錕轉型自他原本開的「華笙音樂城」。想到清水深度旅行的朋友,不妨先去「清水散步」逛逛,可搜集到更完整的資訊,或參加他們不定期舉辦的旅遊主題導覽活動。

  以前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曾採訪過一位耆老吳榮發,他是我伯父。我唸東海大學時常回清水,不時受教於他口述的故鄉人文典故,相當精彩。伯父學歷雖不高,卻熱衷牛罵頭史料研究,是我相當敬重的長者。

  十幾年前我自職場退休,有較多機會與家父回憶陳年往事。家父是日本時代出生的台中清水人(19322022),從清水幼稚園、清水公學校(今清水國小)到台中一中,都不曾離開家鄉,直到他考進了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才遷居台北,當個「北漂族教師」。工作雖忙碌,仍不時利用學校寒暑假,帶我們回清水祖厝。父親生前曾跟我聊過他所經歷的1940-50年代清水印象,留下不少珍貴回憶,藉此補述數則,略云如下……

●清水公學校
「學校操場後方有個馬場,養了兩匹馬,是給校長騎的,校長常騎馬巡視校園,威風凜凜。日本老師也很嚴厲,我老遠看到都快閃。」
「當了六年班長,有一次全校朝會,被校長點名提問『77日是什麼日子?』我回以『支那事變/しなじへん』,獲校長讚揚,還好這題我會,緊張到嚇出一身汗。」
「每年五月,全校師生除了一、二年級外,都要打赤腳徒步到3公里遙的海邊實施游泳訓練,有一年發生學童溺水事件,日人不以為意,隔天照常實施。」
「小學生被指派到廢棄田間栽種番薯,原來的地主都被徵召去戰場當『軍農夫』了。第一次種番薯沒經驗,每天都去挖土看它長大沒,然後根莖被我扯斷就不長了。」
「隔壁班日本老師很兇悍,只要有一個同學犯錯,全班連坐罰跑操場。日本宣佈戰敗後的某天,聽說那位老師被全班同學報復,罰跑操場好幾圈,全校同學鼓掌叫好。」
 
●日常生活
「冬天海風極強,唸一中時,晚上從清水火車站走回來,逆風難行。入夜後人車稀少,街頭像個死城,戶戶門窗緊閉,屋外總是咻咻風聲,屋內窗戶喀喀作響。」
「小時候喜歡溜進埤仔口後方的水廠機房,從窗外往內嘶吼,會聽到明顯回音,非常有趣。旁邊大池養了不少魚,二戰時怕被下毒而填平。」
「阿公吳采當保正,人稱『采伯仔』,我有時得騎孔明車挨家挨戶幫忙發傳單,很像報馬仔;他也是觀音亭主委,偶爾會跟他去廟裡收香油錢。」
「小時候很怕碰到日本警察,腰中挎著佩刀,懾人心魄。有時會聽到派出所警察審問罪犯的斥喝聲,相當恐懼。」
「日本人對於米糧,每戶都限量配給,根本不夠吃,所以我在學校種的番薯,被我種的再醜也要帶回家,數量多又重。」
「家裡開布店,歡送入伍從軍常需用白布做旗幟,生意特別好;采伯仔拿起大毛筆,親自在白布上揮毫書寫歡送詞,沒唸什麼書,字卻寫得特別好。」
「有一次街上傳來消息,說高美海邊出現一艄帆布船,聽說是靠著強烈季風從福建吹過來的,我特別跑去看熱鬧,大開眼界。」
「家門前亭仔跤,每天下午都會有一個賣魚的攤販,叫賣當天從高美漁港上岸的新鮮魚貨,生意很好。」
 
●神社
「每月八號,家住街上的小學生一早七點都要上山到神社除草,勞動服務完後才能去上課,但是唸小學校的日本小孩則免,特殊禮遇,實在不公。」
「神社祭祀日,街上靠埤仔口一帶會張燈結彩,學校也會教我們製作燈籠,有一年在街上看到自己做的燈籠被當成燈飾,很興奮。」
「每年神社都會舉辦祭祀活動,唸小六時被學校指派抬轎遊行,那是我唯一也是最後一次參與,不久,日本就戰敗了。」
「日本戰敗後,街上有人將神社木材破壞偷走,拿回家當床板,不久卻傳出睡在床板上的人突然暴斃,嚇得偷竊者趕緊將木材丟棄屋外。」
 
●二戰
「遇空襲時,趕緊躲進家裡後方的防空洞,通常
防空洞都是做凸起的,因為清水地下水源豐沛,無法往下挖。比較奇怪的是,總是先聽到軍機掃射聲後,警報敲鐘聲才響起,窗戶玻璃早已震碎。」
「某夜,美國軍機來襲,砲聲隆隆,我從外面跑回家躲,看見南方天空明亮如晝;隔天才知,那是15公里遠的大肚火車站旁有一家工廠遭砲彈轟炸,卻感覺近在眼前,實在恐怖。」
「年輕人被徵召從軍,采伯仔奉命動員街上中年壯丁,到山上公館機場周邊挖壕溝,早出晚歸,很辛苦。」
「曾壯膽偷跑到山上遠望,看到外海有美軍航空母艦,氣勢嚇人。聽說艦上戰機飛抵清水上空掃射,僅須短短一分鐘。」
「日人強制每戶要將鐵製品拆除,上繳給他們製砲彈。家裡二樓天井原本有鐵欄杆,拆除後,害我五歲時不慎從天井摔下,還好命大沒事。」
「二戰後期,因生產線停擺,原料供應斷線,布匹無法出貨,大家爭相搶購存貨,店內布料
一夕間橫掃而空。」
 
●西勢寮
「阿嬤住西勢寮山上,是全庄唯一的水泥厝,也是全庄唯一的𥴊仔店;她很疼我這個孫子,每次回去,玻璃罐裡的糖仔餅被我拿光都不會生氣。」
「西勢寮地勢較高,常缺水,阿嬤家有一口大水池用來儲存雨水。小時候曾幫忙從池裡挑過水,要先倒入水塔沉澱後才能取用。」
「我記得還養了一頭牛,這隻牛很勤勞聽話,聽說是嫁到岡山的五姑婆從牛墟買回來的,走了一個禮拜的路才牽到西勢寮。」
 
●客運
「豐原客運與公路局車庫在光復初期就有了,要往豐原就須搭豐原客運,它從中清路上山,過西勢寮後,轉大楊地區,經吳厝、海風、神岡、社口到豐原。若要到台中,就只能搭公路局,路線從清水,先繞梧棲、沙鹿後,再爬過大肚山經西勢寮、公館、大雅到台中。那時只有現在的大雅路,經東海大學前的公路還沒開通。」

  除了上述幾則不足以成篇的雜記外,晚近幾年,我也在個人臉書或部落格發表過幾篇與清水相關的回顧文,包括父親到埤仔口抓蝦的趣聞、父親與蔡焜霖的軼聞、父親從清水搭火車到台中通勤的故事、清水火車站等,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點入以下連結逛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